家長:網上討論送不送禮
雖然離新年還有一段時間,但不少家長已經開始為過年給老師送禮煩惱了。要不要送禮?送多少錢的禮?則成了焦點問題。有些家長甚至將這種“是否送禮”的談論搬到了網上,向網友征求意見。
“要不要給剛上小學
一年級的孩子老師送紅包。”一個署名為“真煩0000”的工薪家長在網上論壇講述了他的煩惱。“有的朋友說要送,現在連上幼兒園的都要送……送購物卡最好,又實惠又方便……朋友說可不能送少,送少了等于白送,有的家長已送1000元了。”這位家長煩惱是,如果送多有點舍不得,送少或不送又怕孩子表現得再好,老師不重視。
在另一個論壇上,一個署名為“冬小麥”的家長也對“過年該不該給老師送禮品”表示出疑惑。一位家長跟帖表示“從沒有送過,但孩子的位置卻從第一排降到了第六排”。也有家長表示“沒送過禮,但平常注意和老師交流,吃吃飯、喝喝茶,所以和老師關系比較好”。還有一位家長認為,“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不是所有的老師都喜歡收禮。”
老師:收不收禮都尷尬
家長煩惱的同時,老師,特別是中小學的班主任也都為即將到來的“送禮關”煩愁。
“雖然家長送的時候都說是表示對老師的感謝,但其實背后都希望老師能關照一下孩子。”在我市一所小學當班主任的王老師告訴記者,即使家長送來的只是水果,他都會為收不收禮猶豫不決。“不收吧,感覺上不盡人情。收吧,就會有心理負擔,以后在處理班級事務上就難保公正。”純潔的師生關系在一來一往的送禮間就變得微妙起來。
一名中學教師也在網上跟帖表示,其實大多數老師都不愿收禮,自己也曾多次遇到過家長送的儲值卡,但每次都拒收了。一是不愿意因為收禮破壞名聲,二是收禮后必然會有所顧忌,不利于開展學生工作。
別讓送禮風影響孩子成長
送禮不僅讓老師和家長難做,也給孩子成長帶來了不可估計的負面影響。
“我孩子班上的同學聯合給老師送禮,每個人要攤85元。”一位家長認為,這些孩子是自發組織送禮的,太出乎意料了。小學班主任王老師告訴記者,他現在帶一年級,而家長給老師送禮的風氣讓這些學生做出令他驚訝的舉動。“班上的學生直接跑來問我,是不是哪天要結婚了。”還有的學生才一年級就開始在家長的指示下打聽老師的生日。王老師認為,孩子這么小就懂得所謂的人情世故不是一件好事。時間長了他們覺得送禮很正常,能夠交換到有利自己的東西。長此以往,孩子的價值觀就會歪曲。
(陳黎)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