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人們傳統的理財方式是將閑余資金“儲藏”在存折和銀行卡里,從而獲得銀行“利息”。
然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發現“儲藏”并非是完美的理財方式,甚至“儲藏”在遇到類似于“通貨膨脹”等特殊情況時不但不能有效保值,反而會很快貶值。
由此,一些率先知道不應該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
子里的人們,逐漸開始探尋新的“儲藏”方式。接下來就自然而然地誕生了各種各樣的“儲藏”新招。那么究竟哪種新招更適合您的實際情況呢?
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本報《財富》專刊就以實際行動向沈城的父老鄉親拜個早年,希望本報特派記者精心收集到的各種理財方式能有幾款適合您,讓您在新的一年里財源滾滾來。金融理財一炒金是用人民幣參與到國際黃金市場交易,從而利用黃金市場的波動,低買高賣來獲得收益。其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據專家預測分析,近期的黃金價格會繼續呈上升趨勢,有一定的投資空間。黃金作為保值、增值的工具其風險指數相對較低,中國銀行沈陽分行代理業務管理科的陶科長提醒投資者,炒金應對黃金市場的走勢有一定的了解,還應關注國際、國內重大突發事件。
推薦單位:中國銀行“黃金寶”
推薦理由:據陶科長介紹,中國銀行“黃金寶”19日正式在沈陽上市,黃金買賣是一種紙黃金的交易行為,由于不做實金的交割,省卻了黃金的運輸、保管、鑒定等步驟,因此,額外費用比實金買賣要少,即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的差額要小于實金買賣的差價。
風險指數:二外匯理財產品外匯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較高,相對風險低,但有不可提前支取的缺點。中信銀行沈陽分行零售業務部的藍天旭告訴記者,收益率高低不是衡量外匯理財產品優劣的惟一條件。產品結構、計息方式、利息稅計算基礎、手續費、提前中止權、是否可以質押等內容同樣對收益也有一定的影響。
推薦單位:中信實業銀行“外匯理財寶”
推薦理由:購買三年期的外匯理財產品最高收益率可達4.05%,以購買1000美元理財產品為例,美元理財比人民幣存款利息高出91.5美元。并且產品種類多樣,有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以1000美元為起價,按100美元的整數倍遞增。外匯理財寶還可與人民幣理財寶結合,實現本外幣雙豐收。目前2005年第一期已經售完,但據中信銀行沈陽分行有關負責人透露,在本月28日左右,中信銀行本、外幣理財將同時上市。
風險指數:三 人民幣理財是銀行將儲戶手中的閑錢集中起來,分別購買國家級信用等級的債券,從而產生高于定期存款利息的收益。
目前沈陽市場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較多,由于該產品風險較低,收益較同期銀行利息可高出60—70個百分點。據了解,四大國有銀行也將在近期推出自己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是否也會在收益率上做文章還得請諸位拭目以待。
推薦單位:興業銀行“萬利寶”華夏銀行“穩盈1號”
推薦理由:無論是收益率還是在規避理財風險上,興業銀行和華夏銀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都更勝一籌。雖截止到今日兩家銀行的本期人民幣理財產品均已售完,但據兩家銀行的有關負責人透露,不日之內,兩家下期理財產品都將與沈陽市民見面。
風險指數:四投資貨幣基金貨幣基金主要投資于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等風險低、流通性高的短期有價證券。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研究員張國俊告訴記者,目前基金市場較低靡,但貨幣基金卻以流動性強、零交易費、收益穩定等特點成為貨幣市場一大亮點。
推薦理由:據張研究員介紹,貨幣基金被喻為“準儲蓄”,利息收入是貨幣基金收益的主要來源。也就是說,利息越高購買貨幣基金的收益越大,央行繼續提升利率如箭在弦,因而貨幣基金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此外,貨幣基金還具有一個重要賣點,即可免申購、贖回費,個人投資者所獲得的分紅收入以及差價收入都享受國家免稅優惠,同時該種基金還擁有較低的管理費、托管費等優勢。
風險指數:五保險人們長期投資理財的需求使得投資型保險在國內的良好前景似乎已毋庸置疑。投資型保險兼具保險保障與投資理財雙重功能,從國內市場來看,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投資型險種有投資連結保險、分紅型壽險、萬能壽險及投資型家庭財產險等。2004年,萬能險的銷售看好。
推薦產品:補充養老(分紅型)推
薦理由:這類險種風險低,收益比儲蓄存款高,集保險和投資功能于一體,基本上按期返還,還會有分紅。適合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家庭長期投資。投資型保險是一種長期險種,它的收益也應放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來考察。
風險指數:六國債、股票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由于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國債具有安全性高、流動性強、變現容易,可以享受許多免稅待遇,能滿足不同的團體、金融機構及個人等需要。
風險指數:股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張國俊告訴記者,從2000年至今股票市場一直處于低靡狀態,雖有部分股票上升,但整體趨勢還是呈下跌狀態,因而不鼓勵人們將資金認購股票。
風險指數:除上述金融理財產品之外還有人們最熟悉的存款理財,理財風險指數為零,隨著央行的進一步加息,理財的空間也會進一步增大。
專家點評:遼寧省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譚老師告訴記者,購買金融理財產品,應該注重在一個“理”字,無論是存款、股票、國債、保險,還是炒得沸沸揚揚的基金、人民幣理財業務,百姓都應該本著理性的原則。購買任何的金融產品都不要被它的名稱迷惑,也不要被它的各種收益率誘導,一定要理性地分析你本人的偏好,喜歡風險以獲得高收益,或是厭惡風險以獲得穩定回報。總而言之,作為普通投資者,無論做哪一項選擇都應該審慎。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