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1月22日專電 近日,記者在海口發現了一種不雅現象,一些小學校園悄然出現另類校園歌--“粗口歌”,嚴重污染了純凈的校園生活。
據《法制時報》報道,記者在采訪時發現,一些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對這些“粗口歌”說起來便是出口成“臟”、瑯瑯上口。在海口市龍
華區某小學讀六年級的章姓男生說,一些粗口歌在男學生中的使用率很普遍。該學生告訴記者,同學們經常學一些“粗口歌”相互對罵,調侃對方。
海口市龍昆南路某小學的女生說,男同學把用這些“粗口歌”罵人視為有能力,口才好,能把對方說得啞口無言時還直呼過癮。
1月18日中午,記者采訪了部分在城西小學接孩子的家長,家長們對粗口歌在校園出現都深表擔憂。他們認為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幾乎沒有什么辨別和自控能力,如果經常接觸這些粗口歌會對他們造成負面影響。
山高小學的一位老師說,我們只能在發現學生有學粗口歌現象時加以制止,教育他們,但學生放學后的所作所為老師就一無所知了,特別是五六年級這樣的高年級學生。這就需要家長與老師多溝通,多向老師反應學生在校的情況,共同把學生管好。
一名在教育戰線上工作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認為,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學知識的黃金時代,年齡又比較小,對一些外來的不良文化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對粗口歌這類垃圾文化只覺得瑯瑯上口,不知不覺就被潛移默化了。他呼吁有關部門應下大力氣管理,切斷一切垃圾文化的源頭,還給孩子一個健康有益的學習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