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成為市政協委員以來,市農機局農機培訓站站長、市農機化職業學校校長何明的工作更忙了。在農機培訓工作之余,他盡量抽出更多的時間,深入到群眾中去,了解社情民意,并積極調查研究,爭取提出有見地的意見和建議。 何明生在長沙,長在長沙。大學畢業以后來到青島
工作。他沒想到的是,因為工作的原因,他這位典型的城里人,大半時間卻要深入農村,與農村、農民、農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農村問題一直是何明關注的重點。從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到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他一直努力為“三農”問題“鼓與呼”。第一次參加政協會議,他就提出了“關于加大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提案。沒想到的是,自己的第一份提案就被評為當年的優秀提案。何明自豪地說:“在政協會上,這是為數不多的關注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提案! 在市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何明又以《盡快解決城市環保的突出問題,切實推進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為題目,在大會上作了發言。在發言中,他既分析了我市在建設生態城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提出了解決城市污染問題的建議。同時,他還特別著重提出建立農業廢料制肥系統、開發秸稈生物制肥項目的建議。 何明在本職工作上也孜孜以求、不斷進取。在上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他和同事們創建了“一訓三證”組合式培訓模式,即:通過一次性入學培訓,完成拖拉機駕駛技術、農機農田作業運用技術、農機修理三個專業的培訓內容,并取得技術資格證書!耙挥柸C”模式實施三年以來,已完成培訓人數6.7萬人次。大多數培訓后的學員加入到農機經營服務行業中去,成為骨干力量。本報記者姜慧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