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十顆幸運星,在考試前發給十位朋友會保證你考出好成績,若不發不但考試不能過,而且今年一整年會倒大霉。嘿嘿,快發吧!”“這是一支神筆,請你將它保留至考試結束并至少轉發給三個好友,它將保佑你順利通過考試,這是一條有魔力的短消息哦!”“考試當天穿紅色內衣褲,有助于拿高分”……期末考試臨近,學生
之間互相轉發“魔力短信”和“幸運郵件”成風,不少學生表示此舉是為了求安心,讓自己考出好成績。而專家指出,學業不能寄托于“現代迷信”,學生千萬不要陷入短信圈套。
學生:支持反對意見各半
成績在年級排名前茅的南區某初中初三女生小悅告訴記者:“寧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無嘛!這次考試可以說是關系到我將來命運的,轉發一下我心里才能安心,否則總覺得有點犯嘀咕。昨天我就收到了同班同學發來的8條,我都按照要求轉發了。”記者從其他同學處了解到,幾乎每人都收到了數量不等的此類消息。
一些接受采訪的學生表示,自己很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提高運勢的竅門,可以為好成績取得保證。一個自稱幸運數字是6的學生甚至說,如果考試當天他能夠碰到和6有關的數字,那就預示著自己能夠成功。
也有不少學生反對這種現象。初二男生小秉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一條消息能說明什么問題,我肯定不會按照短信的要求群發的,這種行為太無聊了,而且浪費錢。”而高一女生小燕認為,她不會轉發這類消息,但是會發一些鼓勵的話和同學們共勉。她說:“發這種短信是迷信,我情愿用打氣和鼓勵的方式和同學共勉。”
家長:正確引導孩子發短信
女兒念小學三年級的王女士說:“孩子容易受星座流行文化的影響,家長應該給予正確的引導。但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如果你硬要加以阻攔,他們反而會以為你欺騙他,所以你索性順其自然,等到幾次考試結果出來,他們發現按照運勢表上說的去做也不起作用,自然就不會再相信了。”
另一位王女士竟然收到了兒子給她發的“魔力短信”:“他說實在不好意思發給同學去害別人再發,媽媽不用考試,就發給媽媽吧。這樣的無聊短信真是害人不淺啊!”因此她主動與孩子交談,希望他不要迷信,不要對考試有恐懼。
專家:學生誤陷入短信陷阱
格致中學心理老師周雋接受采訪時說,這種短信和郵件其實都是陷阱,很多人明明知道失敗和不發短信之間沒有關系,但害怕萬一的消極心理在其中起了作用。需要提醒青少年,別輕易被這些“魔力短信”套牢。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長吳增強說,“魔力短信”容易使一些青少年對主觀努力失去信心,為那些不求進取,意志軟弱的人尋找到了自圓其說的借口。其實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成功與失敗總結,有的人歸結為內部原因(能力、態度、準備充分、學習刻苦),有的人歸結為外部原因(別人的幫助、運氣、碰巧)。
如果經常把自己的成敗歸結為外部原因,容易喪失主體性和自信心。對青少年來說,經常依靠外部力量,就很難發現自己的潛能,對將來的學習和工作都很不利。
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引導孩子,成功最主要靠自己,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從小到大這么多考試,偶爾失敗也難免,關鍵是不能丟失信心。 (記者肖波
小記者柳成蔭報道)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