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元旦剛過,美國就給我們送來了一個大大的‘元旦賀禮’。”剛剛獲知企業被美國政府制裁的淄博化工設備廠總經理張勇,依然不失風趣。1月6日,記者來到位于淄博市張店區的這家企業,發現這里依然平靜,車間里的工人們還在按部就班地忙碌,生產狀況良好。
據海外媒體報道,1月5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制裁
8家中國大陸、臺灣企業,兩年內美國政府不能從上述商務法人處購買任何商品,不得批準新的管制設備出口許可證等,制裁有效期至2006年12月27日。這8家企業中就有淄博化工設備廠。6日,我國外交部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并要求美國立即取消制裁。
第三次遭受制裁
“這種制裁早在2002年就有過。”張勇說,2002年7月,美國就曾對9家中國公司實施制裁。2003年7月,美國國務院又宣布對5家中國公司制裁,理由是他們對伊朗出口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設備和技術。這兩次制裁,淄博化工設備廠都在其列。據張勇介紹,淄博化工設備廠出口的產品以搪玻璃設備、化工產品為主,出口區域以歐美、中東為主,這些產品可以應用在醫藥、化工、食品等行業,遭受制裁的理由是美國政府懷疑他們出口的產品被用來制造生化武器。
淄博化工設備廠原是一家鄉鎮企業,1998年改制為民營企業,擁有進出口自主經營權。在2002年受到制裁前,出口額占企業銷售額的70%,現在已經下降到30%。
淄博化工設備廠在2002年遭到制裁后,我國有關部門曾前來就此事展開過調查,該廠給予了積極配合。由于不清楚今年美國制裁的原因,張勇猜測,很可能是他們出口到歐洲的產品又被轉手到部分敏感地區,從而引起了美國的注意。
針對今年的制裁,我國外交部曾表示,中國堅決反對擴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違反者將依法嚴懲。美方屢次援引其國內法對中方實施制裁,這種做法是極不負責任的,也無助于雙方在防擴散領域的合作。
對企業影響巨大
“從2002年起,我們每年大約喪失600萬美元的銷售收入。”張勇說。
從2002年遭受制裁之后,張勇最先感受到兩個變化:一、該企業中層以上人員再也領不到去美國的簽證,去美國進行商務考察已不可能。二、所有美資企業都和他們中斷了業務來往。張勇說,這兩個變化還不是最可怕的。許多國家的企業害怕由于和他們做生意而惹惱美國,現在都是非常小心謹慎。2002年年底,淄博化工設備廠準備在科威特同當地企業合作辦廠,就是由于當地企業的擔心而最終導致項目流產。
從2003年7月份開始,淄博化工設備廠每做一筆出口業務都必須到商務部審批,申請許可證變得繁瑣。
是壞事也是好事
針對這次美國的制裁,張勇提出幾點意見:首先,淄博化工設備廠的出口產品都是經過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嚴格審查并批準的,如果有什么問題,在以民族、國家利益為重的前提下,愿意配合有關部門接受調查。其次,希望通過外交途徑,國家有關部門采取積極的措施和美國政府斡旋,畢竟美國的市場對中國企業來說舉足輕重。
雖然多次遭到美國單方面制裁,但是張勇依然樂觀,他說:“這是壞事也是好事!壞事就是我們喪失了一個經營多年的市場,好事是這逼迫我們提高企業競爭力,去尋找新的市場。”
“一位日本客商近期要來考察,馬上還會有一位韓國客商也要來。預計2005年,銷售收入應該會有增長。”張勇拿出剛剛做好的接待方案給記者看。今年在做好產品的同時,淄博化工設備廠正積極開拓新的市場,準備把銷售領域擴大到南美、非洲等地。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