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在剛剛過去的2004年,青島銀監局積極創新強化監管機制,確保島城商業銀行穩健、高效、安全運行,抗風險能力持續增強,有力促進了全市經濟的平穩發展和社會穩定。截止到2004年12月底,我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款2350憶元,比年初增加310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2
000億元,比年初增加280億元,按五級分類標準,不良貸款占比比年初下降8個百分點。 2004年,根據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和風險管理需要,青島銀監局對一些風險集中度高的行業及潛在風險較大的新產品、新業務及時進行了“窗口指導”和風險提示,要求各商業銀行集中力量控制和防范貸款集中度風險、關聯企業交易風險和消費信貸風險以及重點調控行業和固定資產項目清理所引發的貸款風險,從源頭上加強了風險控制。 青島銀監局加大了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水平和損失撥備情況的監管力度,督促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嚴格執行審慎的撥備制度,按要求足額提取各類損失準備金。到去年11月底,銀監局所轄各商業銀行新提各類損失準備金21.04億元,增強了商業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 我市還加強了對信托業務的監管,青島銀監局要求信托投資公司重點關注對手交易、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政策風險,防止交易對手將資金用于非約定用途,造成風險失控。同時加強了對商業銀行代理信托業務的風險提示,要求各商業銀行將與信托投資公司的業務關系界定在資金收付代理的范圍內,并通過新聞媒體及時宣傳有關信托業務的監管法規和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信托業務風險轉嫁給商業銀行的問題和資金大量流向異地的狀況。 去年,我市加強了人民幣理財業務的風險管理。針對部分商業銀行辦理人民幣理財業務時均承諾最低收益且風險提示不充分的狀況,為防止由此可能誤導投資者以及給商業銀行帶來經營風險,青島銀監局積極督促商業銀行加強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風險提示,同時對部分商業銀行業務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在此基礎上,加強了對商業銀行人民幣理財業務的風險提示和法律宣傳情況的跟蹤檢查。(本報記者傅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