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與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布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轉讓業務辦理實施細則》,至此,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相關規定全部出臺,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轉讓將在1月4日起正式通過滬深交易所實施。有專家稱,購買同一只股票,非流通股價格要
遠低于社會流通股,但享有的權利,包括分紅是一樣的。因此,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非流通股轉讓細則出臺提供了一個新的投資機會。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羅義鋒博士稱,由于目前大盤低迷,而非流通股協議轉讓實施細則增強了非流通股的流動性,必然產生溢價。但是由于在數量上的限制,需要的資金量比較大,基本都會在百萬元以上,而且再次轉讓上也受時間限制,同時目前市場上認為非流通股轉讓實施以后,可能對二級市場形成沖擊,可能存在政策風險,個人投資者需慎重行事。
《細則》規定,為了防止炒賣非流通股行為的發生,規定了非流通股股份轉讓的最短時間間隔要求,即受讓非流通股后,受讓人需持滿一個月后方可再次轉讓,且再次轉讓也受上述比例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