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歷時7個月的北京市職業技能大賽結束,北京職業學校200余名在校生獲得“專業技師”證書。這種人才選拔的突破,在其他一些省市也有體現。
的確,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我國的職業教育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特別是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和教育部等
7部委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以及會后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把職業教育的改革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004年,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職業教育得到迅速發展,形勢大好,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教育的招生都創造了歷史新水平,分別突破了550萬人和150萬人。我國現在初、中、高職業教育體系基本形成。無論中職還是高職都建設了一批高水平的大規模的示范校。現有中等職業學校1.4萬所,在校生突破1300萬人。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在不斷提高,2004年已達到95%。
2004年,各級政府及各部門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為新時期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保障。職業教育正式建立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教育部、財政部聯手推動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教育部發出文件進一步擴大中等職校招生規模,印發中等職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制定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頒布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中職、高職畢業生就業工作。
尤其是7部委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對職業教育今后一時期改革發展的方針政策作了十分明確的規定,為今后職業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會議提出,各級政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要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多渠道籌措職業教育辦學經費。職業教育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大力推進職業教育辦學思想、辦學模式、辦學機制的改革和創新,深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形成職業教育辦學的多樣化格局。
2004年,對職教人才的認識,有了新的突破。技能型人才被社會廣泛承認,讓懂專業、會管理的技能型人才脫穎而出,已經在社會給予人才的高度認可中得到證明。
職教的課程改革,得到了真正的重視。加大課程綜合化的力度,以從事某一種職業領域為目標,以勞動過程為導向,綜合勞動、技術、文化與思想的各個方面建立技能模塊體系,實施“突出技能的素質教育”,已在各類職業院校開始了積極的探索和改革。
對職教人才的評價,正在建立新的研究。怎樣從實際出發,按照行業標準評價職教辦學,按照職業能力的要求,考查職教人才的知識運用和專業能力,已引起教育及企業各方的高度關注。
目前,經濟社會的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旺盛需求,職業教育正在迎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期。因此,職教應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擴大規模,不斷提高質量和水平,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服務。
(記者 潘光)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