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廉租公房成“畫餅充饑” 居民呼吁政策應盡快落實
在濟南市歷山路一處雜院借住的61歲的亓桂英,早年離婚后寄住在某單位簡易房里。兩年前,那個單位拆遷,她與殘疾女兒居無住所,辦事處的同志幫她借了這處陋房暫住。記者在采訪亓桂英時注意到一個問題:山東省一些地方雖已開始對亓桂英這樣的城市居民實
行住房金救助,但救助的錢少,作用受限,而“雙困戶
”熱切期盼的廉租房建設進展緩慢,形成了有政策無房源的情況。
濟南市有關部門根據(jù)抽樣統(tǒng)計推算:目前全市像亓桂英這樣的無房低保戶約五六百戶,而人均居住面積低于6平方米的經(jīng)濟特困、住房特困“雙困戶”1800余戶。這些基本上都是殘疾人或因病等原因失去了掙錢能力的家庭。解決這部分人住房問題的惟一途徑只能是政府救助。
除了實物配租(即提供廉租房),政府住房救助的手段,主要采取專項救助金發(fā)放、租金核減、租金補貼等辦法,但這些辦法目前都難以改善“雙困戶”住房條件。以救助金發(fā)放為例,濟南市歷下區(qū)是全省此項工作開展較好的地方之一,今年救助210戶次,發(fā)放救助金總額2萬余元,但仔細算算,平均到每個困難戶每個月才救助了二三十元。作為另一手段的“租金核減”,多指有關部門聯(lián)合下文,使各房屋產權單位給困難戶減免部分租金。但因絕大部分單位都已房改,且下文單位畢竟不是產權單位,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許多“雙困戶”把改善住房條件寄希望于政府建設更多的廉租房。
但濟南市某房管部門一位處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希望眼下不現(xiàn)實。
這位同志同時向記者透露:濟南市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規(guī)定不日將頒布,其中將對“雙困戶”的住房補貼作為最主要的住房救助辦法。他介紹說,政府目前之所以不把建設廉租房作為工作重點,除財力所限外,還因為外省個別城市的試驗表明,目前采取這個辦法弊端較多,如:住進去很難管理,住進去就不想搬出;政府維修難,維修費難籌等等。
但也有人持另外看法,省城民政部門一位單位負責同志認為:廉租公房是解決城市特困居民住房難的最有效辦法,是世界上一些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通行做法,我們經(jīng)濟發(fā)展了,就應該從現(xiàn)在做起。
據(jù)悉,山東省及部分城市最近陸續(xù)出臺了城鎮(zhèn)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辦法,并規(guī)定新建廉租住房建設用地以行政劃撥方式供應,依照建設計劃優(yōu)先安排。聽到此消息,許多特困居民表示:希望這政策能盡快落于實處。
特約編輯: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