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男性青少年上網 50% 家庭結構有問題
63% “網蟲”因網吸煙 42% 存在人際關系危機
55% 每周上網5小時以上 97% 網齡一年以上
82% 上網聊天或打游戲 17% 瀏覽黃色網
站
48% 與網友約會或見面 15% 曾與網友發(fā)生性關系
是何種原因導致青少年上網成癮?網絡成癮對青少年又造成了哪些危害?由重慶醫(yī)科大學附一院心理衛(wèi)生中心羅慶華醫(yī)生設計、重慶晚報康聯(lián)調查室開展的“網絡成癮原因及危害”,通過對300名上網青少年的問卷調查,昨日(28日)得出初步結果。
重慶晚報網絡版特邀有關專家就問卷結果做了詳盡分析。
網民年輕化趨勢加劇
“網蟲”青少年初次上網時間到底是在什么年齡?比例到底有多大?調查顯示:98%的青少年在16歲以前初次上網,其中13歲開始上網的占6.86%,14歲的占30.39%,15歲的占48.04%,16歲的占11.76%。調查發(fā)現(xiàn),在年輕網民中,男性占53.33%,女性占46.67%。
調查發(fā)現(xiàn),上網青少年的網齡90%都在一年以上,其中網齡為兩年的最多,占被調查總人數(shù)的36.89%,三年的占22.33%,網齡在四年以上的占7.77%,其余的在一年左右。
專家解析
對青少年而言,網絡是柄“雙刃劍”:一方面能帶給青少年大量的信息,開闊眼界,增長見聞,但另一方面如不正確使用,就會帶來消極的后果,尤其是一旦缺乏正確的引導,極有可能誤入歧途。
五成家庭結構有問題
調查顯示,在網蟲青少年中,與父母其中一方單獨住在一起的占20.95%,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占27.62%。同時,在接受調查的上網青少年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占52%。而其父母文化程度高中以下的占了65%。
專家解析 青少年學齡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對中小學生來說,家庭環(huán)境的好壞、教育方式及親子關系無疑對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起決定性作用。
研究表明,父母關系差、關系失調的家庭子女行為問題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此外,家庭類型、父母關系、父母文化水平等也對子女行為帶來影響。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缺陷家庭、父母關系不融洽、親子關系差、父母教育方式不當家庭的青少年更易發(fā)生網絡成癮了。所以說,網絡成癮只是缺陷家庭內部問題在青少年身上的一種表象,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網絡成癮的問題,解決家庭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
四成網蟲人際關系危機
在談及與同學的關系時,58%的上網青少年稱與同學關系很好。但有39%的上網者表示與同學關系一般,沒有特別好的朋友,嚴重的是有3%的上網者與同學關系不好,甚至緊張或經常發(fā)生沖突。
專家解析
現(xiàn)今人際關系的疏遠和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使青少年缺乏適當?shù)纳鐣С窒到y(tǒng),而此時網絡環(huán)境中各種虛擬人際關系逐漸取代傳統(tǒng)社會支持系統(tǒng),令青少年寧愿舍棄傳統(tǒng)社會高度互動的人際交往模式,而依賴于虛擬的網絡人際關系來化解此時的內在沖突。
但網絡人際關系無法提供現(xiàn)實人際關系技巧的訓練,因此過分依賴虛擬人際關系而抹煞真實的人際處理技巧,必將造成在處理真實人際關系時采取不成熟的方式,出現(xiàn)退縮。
三成多網蟲上網尋性
在訪問上網者上網目的時,調查顯示,46%的網蟲是為打游戲,36%的人稱是為聊天、交友。17.14%的上網青少年會瀏覽黃色網站。調查同時發(fā)現(xiàn),48%的上網者曾經或經常與網友約會。
嚴重的是,在調查是否與網友發(fā)生過性關系時,數(shù)據(jù)顯示14%的上網者曾經與網友發(fā)生過性關系,1%的經常發(fā)生,21%的人想過但由于各種原因未能成功。
專家解析 網絡游戲、聊天、交友成為青少年使用網絡的主要目的,就其原因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談:
一是追求時尚,認為通宵上網聊天、玩游戲是種時尚表現(xiàn),同學、朋友大談網絡樂趣而自己則插不上嘴是很尷尬的事。
二是尋求自尊。在網絡游戲中,游戲的高技巧性、復雜性使游戲者產生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并可以宣泄人們潛在的攻擊、憤怒乃至仇恨的情緒。匿名帶來的多種身份感,可以使上網者卸掉偽裝,展示自己人格在現(xiàn)實生活以外的另一面,使自我充分的張揚,獲得別人的羨慕甚至崇拜。
三是滿足青春期性的沖動與需求。青少年的性生理發(fā)展日臻成熟,對性的需求和欲望日趨強烈,但由于不能從有效途徑接受科學的性知識和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所以只能從網絡上盲目尋求感官刺激和獵奇的感覺,以至于頻頻光顧黃色網站而不能自拔,最終導致與網友出現(xiàn)一夜情。
上網者成績普降
調查對比數(shù)據(jù)顯示,上網前成績名列前茅的占27.62%,成績中上的占51.43%,中等成績占12.38%,中下和成績差的分別占7.62%和0.95%。而上網成癮后,上網者成績普遍出現(xiàn)下降:名列前茅降至15.24%,成績中上的降至32.38%,成績中下的升至13.33%,而成績很差學生比例增加到6.67%。
專家解析
一旦青少年對于網絡的使用失去控制,就可能以減少學習和睡眠時間,來獲得上網時間。此外,在學習時也會經常做“白日夢”,腦子里經常浮現(xiàn)的都是和聊天、游戲相關的想法,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而學習成績的下降又會促使青少年自暴自棄,更多地沉溺于網絡的虛擬世界中去尋找成就感和自尊。
四成網蟲染上惡習
長時間上網是否會導致青少年染上惡習?答案是肯定的。調查顯示,上網者9%的青少年經常喝酒,3%的人幾乎每天喝酒,33%的上網者偶爾飲少量的酒。
而吸煙的比例比喝酒的高出許多。調查顯示,半數(shù)以上上網者都會吸煙,其中每天一到三支的占8.57%,每天三至十支的占7.62%,偶爾吸煙的占46.67%。
令人擔憂的是,當上網費用超出支付能力時,相當部分上網者會采取非正當方式達到上網目的,其中向朋友借的占20%,旁觀別人以達到自己網癮的占9.5%,下暴和盜竊或搶劫獲取上網資金的,分別占2.9%和1%。
專家解析
網癮青少年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人格缺陷:表現(xiàn)為獨處、敏感、抽象思維、警覺、不服從社會規(guī)范等。具有這些人格特點的青少年本身就更易產生成癮行為,例如嗜煙、嗜酒、吸毒,而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流連忘返更加重了他們的這種傾向。過分迷戀上網有損身心健康,嚴重會導致心理變態(tài),其危害程度不亞于酗酒或吸毒,長此以往會有形成攻擊性人格的傾向和危險,增加了其犯罪的幾率。
技術說明
調查執(zhí)行:重慶康聯(lián)市場研究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重醫(yī)附一院心理衛(wèi)生中心
蒙華慶教授 羅慶華碩士
執(zhí)行說明:12月20日至24日,采用街頭隨機訪問。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