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市委書記、市長同志們,在紅包問題上要警惕啊,不要以為那是紅包,那里面包的是毒藥啊……有人說不收紅包有點不講人情,我說就是要不講人情,你對他一個人不講人情,體現的就是對群眾講人情。”日前,四川省委書記張學忠在一次工作會上再次強調,年終歲末要警惕送禮風,領導干部堅決不準收受紅包。
警惕送禮風對干部隊伍的侵蝕,要求領導干部潔身自好,不能從收受紅包開始走向腐化墮落,似乎并非一個新話題。但張學忠先生從“紅包”談到“人情”,強調領導干部在這個問題上“就是要不講人情”,應該說就是一個富有深意、令人深思的命題了。
一旦領導干部把公權滲入到與親朋交往的私人領域,這種“人情”就開始變味了,就大有異化為腐敗行徑的危險。
領導干部要警惕紅包,“不要以為那是紅包,那里面包的是毒藥”,實際上更要警惕那些前來奉送紅包的不三不四、不尷不尬之人。政治學上有所謂“無賴假定”原則,即假定所有的政治人物都可能成為“無賴”。因此在進行憲政民主制度設計的時候,必須建立一道可靠的預防機制,將他們發展成“無賴”的道路堵死!盁o賴假定”說白了,是在政治學和管理學意義上(而非法律意義上)對領導干部的“有罪推定”———如果缺乏監督制約,領導干部有可能成為腐敗犯罪分子。那些向領導干部奉送紅包并有所企圖的人,其實正是把對領導干部的“有罪推定”發展到了極端———他們堅信,領導干部在收下紅包之后,理所當然要利用權力為他們辦事。既然送紅包者壓根兒就沒把領導干部“假定”成好人,領導干部也不妨“以牙還牙”,對送紅包者抱以高度警惕,把他們“假定”成不懷好意的行賄者,這樣,在嚴詞拒絕他們的紅包的時候,就不會感到難為情,不用擔心被人譏為“神經過敏”、“故作姿態”。
領導干部在對待紅包問題上“神經過敏”,看似“故作姿態”,實則大有必要。領導干部不是普通群眾,也不是普通公務員,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對紅包小心翼翼,“神經過敏”,在人情世故上嚴格自律,“故作姿態”,就是為了抵制少數領導干部對紅包來者不拒,沉溺于人情不能自拔,整天與不三不四、不尷不尬之人打成一片的不良傾向,防止從一個小小的紅包滑向不可救藥的萬丈深淵。領導干部就得有個領導干部的樣子,在普通人那里無傷大雅的小事,在領導干部身上可能就是不可小覷的大事,社會既然給了領導干部非同一般的地位與尊崇,也就有理由對他們提出非同一般的高標準嚴要求。你要是受不了這份“罪”,趁早辭官回家該干嗎干嗎去,以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身份,你就是一天收一百個紅包大概也沒人管你,多自在啊。
張學忠先生痛斥送禮風時,一旁的四川省省長張中偉插話說:“你收了紅包,就把自己當做商品賣給別人了,讓人牽著鼻子走。”誠哉斯言。四川簡陽市原市長王善武,收了某老板10萬元的一個大紅包,該老板有次吃飯時和一個朋友打賭說,什么鳥王市長,在我眼里不過是一條狗,我只要打個電話,看他10分鐘之內膽敢不來?電話一打,10分鐘不到,王善武果然屁顛屁顛趕來報到(見拙著《指名道姓———潘多拉酷評公眾人物》)。看看,王善武原本是很講人情的,講人情的結果卻把自己變成了“狗官”,人情變成了“狗情”,可悲可嘆也矣!
成克杰、胡長清、王善武等“狗官”之殷鑒在前,領導干部當以“就是要不講人情”自勉自愛。 潘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