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教授風趣幽默的演講博得陣陣掌聲。巢曉 攝
時報訊
昨日,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教授來到華師附中,與500多名中學生作面對面的交流,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教會青年一代如
何做人、如何做學問。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一貫有“數學大師”之稱的丘老竟引用了近10段古文、詩詞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其深厚的中文功底令人欽佩。
中學教學靈活性太少
昨日,記者陪同丘成桐教授一起參觀了華師附中校園,丘教授對中學的管理體制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他認為,教育部門對于條件較好的學校,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辦學空間,讓他們自由發展,有更多的辦學自主權。“現在中學教學的靈活性太少了。如果一個高中有實力,學生也有能力,我們可以考慮允許這間中學開設一些大學的課程,但前提是要事先了解一下學生的接受程度!”丘教授笑笑說:“我自己也是在高中,就提前接觸了許多大學才會學到的知識!”
小時候我也曠課打架
昨日當丘成桐教授作了“我的數學之路!”的演講,通過自己的童年舊事,向學生們灌輸“國學”的重要性。他認為:國學能夠讓一個人很有氣質。我從小在香港沙田區長大,因為考試沒有考好,我進了一個很小的學校讀書,那里有很多來自鄉村的野孩子,我時常受到小孩的威嚇。后來,經過磨煉,我竟然自己也成了“孩子王”,經常曠課、打架。
國文能讓人擁有氣質
丘成桐說:在我中學讀書時,除數學外,真正對我有前途影響的,卻是國文和歷史。父親是一位教授,他很早就要求我學習國文,要求我多讀一些詩詞、古文和古典小說,在看的同時,就要做到隨口吟誦。但我始終認為,這些不及武俠小說來得刺激!
我們家中常有父親的學生采訪,他們常常談到希臘哲學、文學等問題,我雖然不懂,但久而久之,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對我后來的國文根底的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也引起我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
我入美國籍不為功利
一個半小時的演講演講結束后,不少學生還支著雙頰陶醉其中。在老師的鼓動下,中學生們紛紛放開膽子,炮轟大師。
問:如果一個人在文、史、哲方面十分缺乏,是否會影響他對數學深層次的研究?
丘:我認為,一個人只要能找到一種提高自身修養與氣質的方法就足矣。
問:問一個很私人化的問題:您做為一個華人科學家,為什么會加入美國國籍?這是否但有功利性?
丘:(沉默……)我在1990年以前,都沒有加入過美國國籍,后來我出了車禍,這意味著我很有可能被驅逐出境,而當時的情況,我又不能回國,在此情況下,我征求了眾多朋友的意見,這才加入了美國國籍。
(記者 薛冰 通訊員 沈衛紅)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