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違紀處罰令出臺
11月,國家人事部公布了《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下簡稱《規定》),該規定將于2005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規定》要求,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中使用手機等《規定》以外的工具,或互相交換試卷、答題紙、答
題卡、草稿紙等的,將會受到“責令離開考場,并視情節輕重給予當次全部科目考試成績無效處理或當次全部科目考試成績無效、兩年內不得再次參加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的處理,構成犯罪的,甚至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規定》對“替考行為”還規定:代替他人參加考試,是在校生的,通知所在學校按規定嚴肅處理,直至開除學籍;其他人員,建議所在單位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直至開除或解聘。由考試機構向社會公布其相關信息、作弊行為等情況。
影響:
顯示了國家嚴肅考紀考風的決心,同時也使今后對考試作弊的處罰有理有據,邁出了國家依法治考的重要一步。
發文關注青少年成長
3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簡稱《意見》)。這份23頁長的文件詳細列出了推進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重視和發展家庭教育、凈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等指示及方法措施。
《意見》提出要高度重視流動人口子女義務教育問題;針對網絡游戲對青少年的傷害做出具體嚴格的規定,例如要嚴格審查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戲軟件內容;認真落實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營業性網吧的規定,落實在網吧終端設備上安裝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內容的過濾軟件,有效打擊違法行為。
影響:
中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目前大約有3.67億,這個超過總人口四分之一的群體將在未來十年、十幾年內走向社會,成為構筑國家的鋼筋鐵骨。專家指出,這份文件就解決青少年思想道德領域出現的問題提出的方法、措施所涉及的范圍之廣,規定之細致前所未有,表明了國家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高考考生要簽誠信承諾書
今年所有參加高考的考生在考前都簽署了《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承諾自己將在高考中自覺遵守國家教育考試紀律和有關規定。
據悉,今年高考首創的誠信協議主要包括四項內容:
1.考試有關規定等考生須知和遵守的紀律要求;
2.考生作出的已閱讀考試有關規定,愿意在考試中自覺遵守,如有違反將接受處理的承諾;
3.按教育考試機構要求,考生承諾本人所提供的個人信息真實、準確;
4.考生本人的簽字和日期等。
影響:
高考如今成為誠信教育的重要環節。從更深的層次來分析,簽署誠信協議本身就是對考生的一種教育。
治理考試違紀作弊有法可依
5月20日,教育部正式頒布了《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下簡稱《辦法》),該《辦法》適用于高考、成人高考、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這一歷時7年、廣泛征求有關方面和法律專家意見的《辦法》,明確了考試中違紀和作弊的各種表現和處理辦法:
●考生不遵守考場紀律、不服從考試工作人員安排與要求的9種行為認定為違紀;
●考生違背考試公平、公正原則,以不正當手段獲得或試圖獲得試題答案、考試成績的14種行為認定為作弊。
“如果違紀,取消其該科成績;如果作弊,取消當次報名參加的各科成績。”《辦法》同時還規定:對考試機構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考生,有申辯和要求行政復議或提出行政訴訟的權利;考試機構處理錯誤給考生造成損失,應予以補救。
影響:
今年以來令人關注的一個消息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因為在考試中處罰違紀考生,短短幾個月內先后四次被告上法庭。雖然四起案件在一審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都取得勝訴,但在國家級考試中依法治考的呼聲還是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的頒布,邁出了國家依法治考的重要一步。
(12月20日 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