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交運集團組建整整10年了。正是這10年里對一個品牌的苦心經營,使交運不斷走向壯大———“情滿旅途”:品牌的力量
青島交運集團于1994年12月18日由原青島市公路運輸總公司轉體組建而成,是集交通綜合運輸、海陸空運代理、綜合進出口貿易、國際國內物流、商貿購銷運存等多元經營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從原來的行政性公司轉體為直面市場的經營實體,可以說,10年交運的發展之路,就是品牌經營之路。
市場催生品牌
1995年前后,青島市客運長途車增勢迅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國有專業運輸企業陷入重重包圍之中。一時間,交運集團的發展步履維艱,集團內部當時有三個市級特困企業。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任公路客運公司總經理的趙迎春敏銳地意識到,必須以“情感式”服務贏得廣大客戶,塑造國有骨干企業的良好形象,創出公路運輸服務的名牌。
1995年7月11日,青島交運集團所屬的公路客運公司在青島長途汽車站創意發起了“情滿旅途聯手大行動”。這一行動一提出,就由青島一地一企擴展到全國50余家客運站點,成為全國公路客運行業的共同行動,并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趙迎春擔任青島交運集團行政一把手后,迅速作出決策,于1998年到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了“情滿旅途”服務商標,一個服務品牌得以用法律的形式確立下來。“情滿旅途”由此正式走向品牌之路。
“情滿旅途”的文化內涵是:“情”是核心,使員工對企業傾注深情、對顧客滿懷親情、對社會奉獻真情;“滿”是標準,以顧客和員工滿意度為評價標準,不斷提高員工對崗位的忠誠度和顧客對企業的忠誠度;“旅途”是過程,做到全方位、全過程的優質服務。
文化打造品牌
隨著“情滿旅途”服務品牌的成長,交運集團于1999年成立CIS企業形象策劃小組,對交運文化進行系統的研究。CIS的導入,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擴張力,他們隨之確立了在主品牌下創立子品牌,支撐主品牌發展的經營模式。于是,“情滿旅途”在交運集團各企業、單位生根發芽。
特色服務之一———蘇學芬工作法。“蘇學芬工作法”是全國勞動模范、青島長途汽車站迎門班班長蘇學芬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的一套服務工作法,其核心是“情感服務”,特點是“五心”:熱心、細心、耐心、誠心、舒心。
特色服務之二———溫馨巴士。一運公司經營的“溫馨巴士”31路公交車,自2000年10月份營運以來,秉承“情滿旅途”的文化理念,以“比顧客的需求做得更好”為服務標準,圍繞精心設計的“溫馨巴士”特色服務經營方案,不斷進行服務創新,創建了“自動雨傘套機”、“雙語報站”等20多項具有較高文化品位和情感訴求的文化服務項目,充分展現了島城新公交的新形象。2003年,溫馨巴士分公司又陸續開通了605、606路公交車,實現了“溫馨巴士”服務的成功延伸。
另外,二運公司青島市汽車租賃公司的敬老車、快車公司的“陽光快車”、土石方公司的“連心貨運”、交運陸海公司的“真情24小時”、一運公司大連路農貿綜合市場的誠信農貿市場等一大批子品牌脫穎而出。
“情滿旅途”成長起來了,她先后被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委員會評為“全國用戶滿意服務”品牌,被《中國名牌時報》譽為中國交通第一品牌。文化力產生了巨大的生產力。“情滿旅途”品牌像一個火車頭,帶動著交運集團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交運不僅順利實現了扭虧,還成長為山東最大的交通運輸企業集團,并躋身全國物流百強企業前20強。
品牌的貢獻
“情滿旅途”的貢獻遠不止這些,它最卓越的貢獻在于帶動了青島一批服務品牌的萌生。
上個世紀90年代末,“情滿旅途”的成長壯大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在市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鼓勵引導下,青島各個行業掀起了創建服務品牌的浪潮。
青島通信的“情傳萬家”、熱電的“暖到家”、電業的“亮出精彩”、航務二公司的“澆注明天”、海景花園大酒店的“親情一家人”、市立醫院的“生命綠洲”等一大批服務品牌在隨后的幾年里迅速生成并壯大起來,而“傳播真情”、“真情伴青春”等一個個機關服務品牌的涌現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這些閃亮的服務品牌與海爾、海信、青啤、澳柯瑪、雙星等一大批工業名牌相映成輝,大大提升了青島的城市競爭力。
2003年9月,“情滿旅途”服務品牌被青島市民評選為改革開放20年來感動青島的十件大事之一。(本報記者)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