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經濟適用房 沒有新項目仍有需求量
明年經濟適用房新盤難產
臨近年底,受京城百姓廣泛關注的經濟適用房明年還會有多少供應量?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按照計劃,2005年本市還將會有300萬平方米左右的經濟適用房開工量,投放到市場上的供應量大概在200
多萬平方米。但從2003年起,經濟適用房就沒審批過新項目,明年仍將是經濟適用房老項目獨擋天下。
明年供量仍是老項目
來自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明年還會按照計劃,有300萬平方米左右的開工量,老百姓可以購買的經濟適用房大約是200多萬平方米,而且明年的這些投放量都是去年以前審批通過的一些老項目的后期,如回龍觀、天通苑、定福家園、三環新城等項目明年會有一些供量,但沒有新的面孔。
自1998年開始建設經濟適用住房,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市共批準集中建設經濟適用住房項目54個,總建筑規模2690萬平方米。為何前幾年“蓬勃發展”的經濟適用房,明年會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
據了解,經濟適用房引起了許多爭議。支持繼續建經濟適用房的一方認為,經濟適用房能夠有效地調劑房價,市場需求又非常大,所以幾年內還應該存在;另一方認為,經濟適用房的問題較多,作為過渡性的住宅形式已經到了淡出的時刻。兩種反差極大的態度弄得有關部門也很茫然,不知道經濟適用房下一步該怎么走。
目前市場需求仍很旺盛
雖然這幾年每年都有幾百萬平方米的市場供應量,但京城的老百姓卻一直在抱怨經濟適用房太難買了。百子灣一號、三環新城、世紀風景……今年放號的這些經濟適用房項目,幾乎都發生了連夜排隊排號現象。12月5日開盤的三環新城三期,短短5天中,660余套住宅中就有612套簽訂了正式購買合同。
有關人士分析,供不應求的原因是,一般收入的家庭買不起商品房,就連位置稍好的二手房也是望塵莫及,相比之下,物美價廉、品質越來越好的經濟適用房自然受寵。據統計,2003年北京市房價收入比高達8.5:1,房價水平明顯超過普通居民的住房消費能力,而經濟適用住房目前房價收入比為5.5:1,基本與中低收入家庭購買能力相符。
經濟適用房未來之路怎么走?
一方面是市場需求大,百姓抱怨經濟適用房難買;另一方面是經濟適用房存在著一些目前尚不能很好解決的矛盾。比如由于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等因素,使經濟適用房的部分購買人群不對位,被一些投資型買家買走;某些大型經濟適用房項目位置偏遠,交通成本較高,交通擁堵、影響周邊環境等問題。
同時,今年開始放量的二手房也不過幾萬套,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再加上較高的價位,很多人也買不起。所以,經濟適用房強大的購買需求,還將支撐著它存在一段時期。近日,上海等城市紛紛到北京取經,效仿北京的做法,并計劃未來要大力發展經濟適用住房。
經濟適用房前景如何?到底還建不建?對此,有關專家建議,政府應制定有關中長期規劃,包括規模如何調整,位置該建在哪兒等,形成覆蓋北京市所有中低收入人群的完善的住房保障供應體系。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針對經濟適用房的一系列政策出臺已顯現了成效。比如群眾反響強烈的天通苑、回龍觀配套和交通問題。據悉,市政府已組織市規劃委、市發改委、市建委、市交通委、市教委、市衛生局、昌平區政府等有關單位,提出了完善天通苑和回龍觀地區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解決交通擁堵的方案。今年新開工經濟適用住房80平方米左右的中小戶型所占比例明顯增加,明月嘉苑、三環新城一期、豐體時代花園等項目還建設了一批適合低收入家庭居住的小戶型;120平方米以上的大戶型明顯減少。經濟適用房購買資格審核公示制度,也取得一定效果。截至今年12月7日,共審核公示了55961萬份購買申請,受理群眾舉報8例,其中5例虛假申報的,已按有關規定取消了申請人的購房資格。
特約編輯: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