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西安12月14日專電:在今天于西安外事學院開幕的“七方民辦高等教育國際論壇”上,十屆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外事學院董事長黃藤教授說,綜觀世界各國私立教育的發展模式和歷史,中國民辦教育在中國未來教育中將占相當大的比重,而且會有幾所民辦大學躋身于重點大學行列。
但目前的中國民辦與公辦高校
在發展中存在不平衡,這其中有民辦高校自身的原因,更有政策不合理的原因。為進一步促進我國民辦教育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真正形成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優勢互補、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黃藤提出了發展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的六項政策建議。
由西安外事學院七方教育研究所主辦,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私立高教研究項目組和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協辦的“七方民辦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墨西哥、日本、泰國和以色列等國的60多位專家學者。
六項建議
第一,應把發展民辦高等教育作為進一步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緩解就業壓力、大幅度轉移農村人口的國家教育發展戰略,制定專項激勵政策,盡快提高民辦高等教育總體上的規模數量和所占比重;
第二,盡快制定適合民辦高校發展實際的質量評價標準,避免套用對公辦高校的評價標準來評價民辦學校;
第三,要實施與公辦高校相一致的名校發展戰略,政策激勵與經費資助相結合,切實推動優質民辦高校做大做強;
第四,要把高等職業教育作為自主選擇的發展方向,調整目前實行的民辦高校必須進行高等職業教育的強制性政策;
第五,要減少對高等教育資源在微觀層面的行政控制,維護民辦高校的辦學自主權;
第六,進一步增強包括制定民辦高等教育政策在內的決策的科學性,最大限度降低民辦高校在發展中的政策性風險。(駐陜記者
韓宏 通訊員 王文 王云峰報道)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