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山東省首家韓資企業青島托普頓電器有限公司
落戶流亭,15年后的今天,已經有770多家外資企業在
此安營扎寨,其中世界500強企業就有5家,流亭街道也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鎮變成我省鄉鎮級單位招商引資第一名。
托普頓引來強勁“韓流”
770多家外資企業中,僅韓資企業就占
到了510家以上。作為這股強勁“韓流”的先鋒,托普頓的總經理林永喆至今仍對15年前的一切記憶猶新。“當初選擇青島主要是從地理位置考慮,不過萬事開頭難,雖然流亭街道在政策、生活等方面都給我們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但作為第一代的韓國來青創業者,我們當時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只能邊摸索邊實踐。”
林永喆告訴記者,當時最大的困難就是原材料的供應,由于兩地沒有開通直達航班,原材料在兩國運輸途中轉運通關需要1個月的時間,公司的生產也只能時斷時續。直到1991年通航,托普頓才真正走上發展壯大的“快車道”,從最初的45萬美元投資,該企業15年間連續增資7次,目前已累計投資380萬美元。
嘗到甜頭的林永喆也沒有忘記向自己的同胞介紹這塊風水寶地:“到中國來準能賺到錢!”15年來,在他建議之下來到流亭創業的韓國朋友已經不計其數。這種“以商招商”的形式,也成為城陽街道招商引資的一大特色。
買斷萬畝鹽灘建基地
2001年,流亭斥資1億人民幣從青島海灣集團買斷了1萬畝鹽灘50年的使用權。經過對路、水、電等配套設施的完善,目前一期的3平方公里已經配套完畢,并引進了總投資2500萬美元的迪亞士制鋼,投資過千萬美元的金海晟環保、外愛高科、極東寶飾,投資過億元人民幣的雙鯨藥業、新青路彩鋼板、永豐余紙業、千禧住宅產業園等一大批內、外資大項目。
據了解,在現有土地無法滿足日益引進大項目的需求下,流亭街道利用萬畝鹽灘為進一步的發展貯備了新的空間。流亭街道黨委書記茍團年認為,這片土地將至少引進80億元的投資。
傾力打造“韓國人之家”
經濟的騰飛必然帶來人流和物流的大量涌入,這也為流亭第三產業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根據規劃,流亭街道形成了以國際空港周邊、外商投資聚集區、重慶北路兩側和308國道沿線的“三大三產聚集帶”,發展形成了商貿、物流、餐飲、娛樂“四大特色產業”。據了解,僅2003年一年,流亭街道就引進三產項目30多個,新增個私實體156家,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11.3億元。
記者在重慶北路兩側看到,寫著韓文店招的飯店、商場、娛樂場所綿延近兩公里,這里也被當地人形象地稱作“對韓商業一條街”。在流亭投資的韓商下班后來此休閑娛樂,甚至會忘記自己身在異國他鄉。此外,流亭街道還根據韓國人眾多的特點,高標準建設了占地90畝的恩瑪特商業中心,其中包括超市、高爾夫訓練場、健身中心等設施。記者張羽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