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臨近歲末,島城商家們又開始摩拳擦掌,做好充足的準備,迎接圣誕、元旦等節日商機的到來。但有關人士告誡,鋪天蓋地的促銷活動雖然會吸引消費者,但如果過頭,也會讓消費者產生“消費疲勞”。
青島的商家們向來具有敏感的商業嗅覺和超前的商業運作。早在11月份,離圣誕節還有一個多月時,就有
商家提前打出了圣誕招牌。陽光百貨門前豎立起64立方米的巨型紅色“歡樂魔方”和10米多高的圣誕樹,提前點燃了圣誕的氣氛。緊接著,其他商場也不甘落后,先后在商場內推出有關圣誕和新年的店招和布置。海信廣場更是別出心裁,與青島新聞網聯合推出“圣誕祝福短信大賽”。一家商場的經理坦率地告訴記者:“新年前后歷來是商家們‘掘金’的大好時機,人們的購買欲甚至會高過‘五一’、‘十一’兩個黃金周,因此商家們都很舍得在店堂布置、促銷活動上高投入,因為有高投入才會有高回報嘛。”
與濃濃的節日氛圍相襯托的,是商家們大規模的促銷活動。記者從多家商場了解到,現在推出的眾多促銷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本月中下旬將會有更大規模的歲末促銷計劃,什么“滿多少元送多少元”、“折后再滿多少元送多少元”、“折后追加積分”等促銷活動此起彼伏,覆蓋面之廣、參與品牌之多將達到年內高潮。
有關業內人士認為,年終打折是中外商家的慣例,但“滿就送”的力度之大、商家間的比拼激烈程度在島城近年來愈演愈烈。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源于有的百貨商場在完成了年度的銷售和利潤指標后,不想把利潤做得太高,而更愿意把銷售做火,于是以跑量為主的“滿就送”就開始大行其道。幾家商場推出后,勢必帶動其他商家跟進,漸漸蔓延到整個商界。
但一位商場經理卻告訴記者,由于“滿就送”能把消費者得到的實惠放大,而且促使消費者再次消費,所以一些商家喜歡用“滿就送”這種促銷方式。然而并非所有的商場都有能力送得這么大方,但既然別的商場都送,自己就不能不送,不送消費者就不來捧場。所以對于一些實力平平的商家來說,“滿就送”實際上是在“割肉”,加大了他們的經營風險。
對于眾商家五花八門的促銷活動,很多市民的心態是又愛又煩。愛它是因為能得到較多的實惠,煩它是因為不得不鉆進“滿就送”的“套套”里,不僅要重復消費,還要耗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
業內人士認為,過于頻繁的“滿就送”促銷活動容易造成顧客的“消費疲勞”。促銷確實能激發部分潛在的消費需求,但整體的消費容量畢竟是有限的。而且長期的“滿就送”促銷已慢慢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一種“非打折不購物”的消費心理,這勢必對平常時段的商家經營帶來較大的沖擊,不利于商家的長遠利益。(本報記者李曉寒)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