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攔截導彈 |
 |
地面控制中心 |
   備受關注的美國國家導彈防御系統(MND)已經準
備就緒,將在本月底或下月初正式啟用。剛完成第一階段部署的導彈防御系統究竟有多大的威力?能否抵御潛在的導彈威脅?又以誰為假想敵?12日出版的《華盛頓時報》披露了其中的內幕。    打造海陸立體防線
   五角大樓高級官員透露,在經過長達19年,耗資750億美元的研究和開發后,美國的第一個導彈攔截系統將在本月底或下月初正式啟用。
   這個導彈防御系統的核心是所謂“陸基中程防衛系統”。在位于阿拉斯加的格里利堡軍事基地,美國軍方已經部署了6枚高速攔截導彈。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是美國本土第二個部署攔截導彈的軍事基地。第一枚陸基攔截導彈已經在上周部署完畢,第二枚攔截導彈也將在圣誕節前部署完畢。
   國家導彈防御系統正式啟用后,位于內布拉斯加州奧法特空軍基地的美國戰略司令部將負責整個導彈防御系統的運行。北方司令部下屬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將負責格里利堡和范登堡空軍基地的導彈攔截系統,保護美國本土免遭襲擊,同時嚴密監控、跟蹤和分析全球導彈的發射情況以及它們的軌跡。
   總部設在夏威夷的太平洋司令部將保護美國的島嶼,并負責所有的“宙斯盾”海上防衛系統。5艘裝備了“宙斯盾”作戰系統的軍艦將在朝鮮附近水域巡邏,構成導彈防御系統的海上防線。
   朝鮮伊朗為假想敵
   美國導彈防御局發言人里奇·萊赫納表示,美國第一階段部署的導彈防御系統主要針對目標是朝鮮和伊朗。除了在美國本土的兩個攔截導彈基地外,美國計劃明年或后年在歐洲部署第三個導彈攔截基地,地點有可能選擇在英國、波蘭或羅馬尼亞,意大利和捷克也是潛在的候選地點。美國在歐洲部署攔截導彈的首要目標是針對伊朗。
   波音飛機打導彈?
   目前,美國軍方仍然在不斷研究開發導彈防御系統的新技術,其中一項技術是在波音747飛機的機頭安裝激光槍,在導彈剛剛發射后將其擊落。在攔截工具方面,如何識別真假彈頭也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此外,先進的監控和跟蹤系統也是導彈防御系統的核心技術,美國軍方希望能利用預警雷達和間諜衛星打造一個覆蓋全球的監控網絡,隨時跟蹤分析導彈的發射和軌跡。
  新聞背景
   三十年前MND悄悄起步
   許多人都認為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里根政府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但是它們并不知道,早在1974年,也就是美國和原蘇聯在1972年簽署《反彈道導彈條約》兩年后,美國就已經秘密部署了第一個導彈防御系統,使美國的50個州可以免遭導彈襲擊。但當時這個系統是在十分秘密的狀態下組建的,并且運行了數十年。五角大樓悄悄地將其發展為目前國家導彈防御系統使用的核心技術。2001年12月,布什和幾名重要助手進行討論,如何實現競選時的承諾,推動國家導彈防御系統的部署。2002年6月1日,《反彈道導彈條約》壽終正寢,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計劃也隨后進入了“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