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際聯席會召開這個會議,針對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新形勢,及早進行部署安排,非常重要。教育部、人事部領導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下面,我代表勞動保障部發言。
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我國就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按照國務院要求,把高校畢業生
就業工作納入就業工作總體規劃,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繼續實施好高職院校畢業生職業資格培訓工程,為提升他們職業技能創造條件。
在總結2003年職業資格培訓工程實施情況的基礎上,我部和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了“2004年高職院校畢業生職業資格培訓工程”。一是選擇了一批高等院校開展“創辦你的企業”(SYB)培訓課程試點。共同組織37所試點院校的教師進行師資培訓;二是地方勞動保障和教育部門指導高職院校在完成專業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為學生增開職業技能培訓課程,開展職業資格培訓;三是在全國范圍內確定了137所職業院校,開展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國家級試點工作。重點選擇與新型職業、管理類職業或技術含量較高職業相關的專業,推行職業資格鑒定。
(二)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就業服務,疏通就業渠道。
各地勞動保障部門按我部要求,積極組織畢業半年后仍未找到工作的畢業生進行失業登記,對登記后的人員提供免費就業服務。目前,全國大部分城市在公共職業介紹機構為高校畢業生求職開設了專門窗口,部分城市的窗口還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代管檔案、代辦社會保險參保手續等“一條龍”服務。不少大中城市公共職業介紹機構積極收集適合高校畢業生的空崗信息,舉辦高校畢業生專場或綜合性的招聘會,組織供需見面。我部“中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網”開設了大學生就業專門欄目,一些地方勞動保障部門也開通專業人員招聘網或在勞動力市場網站上開設高校畢業生就業專欄,積極開展網上招聘服務。
(三)深入開展大學生職業指導,擴大青年職業見習試點,為增強他們求職能力提供幫助。
各地勞動保障部門以多種方式配合學校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北京市專門編寫了《大學生就業指南》。天津市組織高校畢業生到國家職業展示中心參觀,向畢業生系統介紹就業形勢和各類職業的市場供求狀況。重慶市派人深入高校,采取政策咨詢和開設講座等多種形式,配合高校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針對許多高校畢業生因缺乏工作經歷不能順利實現就業的問題,上海市勞動保障部門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青年職業見習計劃,組織優秀企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見習崗位。到今年7月底,累計已有4.2萬人參加見習。我部推廣了上海市的經驗,今年全國又有12個省份和部分城市開展了高校畢業生見習活動。
(四)引導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營造更好的創業環境。
各地勞動保障部門已將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工作納入創業培訓總體規劃。目前,勞動保障部正在推廣10個創業示范基地的經驗,指導全國100個城市開展創業培訓和創業服務。不少城市將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納入服務范圍,與國家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相關扶持政策相銜接,為畢業生提供創業培訓與項目開發、開業指導、稅費減免、跟蹤服務等“一條龍”服務。寧夏、新疆等地已經開展了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小額創業貸款的工作。
在充分肯定各地勞動保障部門努力開展工作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將長期存在,高校畢業生的增量仍是明年就業任務加重的一個因素。最近,在我部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的就業工作調研中,高校畢業生就業被作為一項重要的調研內容。調研中,我們從工作角度看,落實相關政策仍存在不到位;適合大學生就業的工作領域、崗位信息的開發仍較滯后;職業資格培訓尚需與高校教學安排做好結合;失業和就業登記工作還要探索與高校畢業生的流動相適應的方式。因此,做好工作仍要下大的功夫。在認真總結經驗和分析當前形勢的基礎上,2005年,我們將繼續配合有關部門,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就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就業工作總體規劃,統一研究,統一部署。結合建立促進就業長效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實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創業的扶持政策。
二是加強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指導各地強化就業信息服務,加強與高校的協作,建立高校畢業生求職信息庫,并主動與用人單位溝通,大力收集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崗位信息,促進供求匹配。對就業存在具體困難的畢業生積極向用人單位推薦。進一步開展對大學生的職業指導,開發職業指導教材,培養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人員,在院校中開展專項職業指導訓練課程。指導督促各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各項勞動保障事務代理“一條龍”服務。
三是將高校畢業生職業見習試點擴展到更多城市。通過組織經驗交流等方式,推廣先進地區的具體操作措施,引入“政府購買見習成果”的機制,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
四是繼續推動高職院校開展職業資格培訓和創業培訓工作,并使之逐步制度化,納入高校教學環節中,作為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常規性措施。同時,指導各地深入開展百所院校畢業生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國家級試點工作。
五是定期發布新職業,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畢業生從事的知識技能型職業崗位,開拓高校畢業生就業新領域。
六是全面推行技術技能職業的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力爭推動這項工作的法制化和規范化,并配合《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實施,使準入制度落到實處。這次會后,我們要組織勞動保障部門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按國務院統一部署,發揮部門職能作用,與教育、人事和有關部門共同努力,把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做好做實。(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
張小建)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