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2月中旬的來臨,廣受業內外關注的直銷法出臺也如箭在弦上。企業應交納多少保證金、銷售員可以拿到的報酬最大比例究竟是多少、企業信息披露的范圍等幾大問題,仍牽動著行業的關注。
盡管日前有消息稱,直銷法可能因程序問題無法在明日出臺,但無論如何,整個直銷法內容大方向已塵埃落定,不少企業已開始招兵
買馬、培訓銷售員。

某直銷轉型企業的營養食品生產線

直銷轉型企業安利
直銷法兩大焦點惹爭議
企業交多少保證金
安利、雅芳、如新等企業都認為,擁有清晰直銷法規的中國市場將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而對這個千呼萬喚的直銷法的幾個核心內容,業內還有很多討論。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9月的廈門會議上,為防止日后行內出現詐騙式的“皮包公司”,直銷法草案增加了保證金制度的內容,主要用于處理消費者的舉報、投訴,進行處罰與賠償。保證金具體數目有兩種說法:一是每家直銷轉型企業必須繳納2000萬元;二是該企業每月營業額的20%。
對于這個明顯的進入門檻,一些內地企業提出,2000萬元的巨資對國內企業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很多企業一年的營業額都沒達到這個數字,交了保證金,企業連足夠的流動資金都沒有。”
而按每月營業額20%繳納的說法,也令不少大企業議論紛紛。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對外事務首席代表兼總監何凱立認為,營業額一說在實際中很難操作,固定的保證金數額相對公平。“若采取浮動保證金制度,400萬美元封頂較為合適。”
銷售員拿多少傭金
銷售人員可以拿的報酬比例也是一個難題。據了解,中國各直銷轉型企業給予銷售員的傭金一般在零售額的30%到50%之間,個別內地企業在50%以上。一位某直銷轉型企業的銷售代表告訴記者,該企業允許消費者退貨,有時100多元的貨品被折騰來折騰去。“不拿高一點的傭金,誰愿意做啊?”
據悉,直銷法系列法規《反金字塔管理條例》草案擬訂,直銷轉型企業支付給推銷員的傭金不得高于零售總額的25%。
對此,何凱立指出,傭金的百分比肯定不能太高。“太高的傭金,容易出現‘獵人頭’的違規現象。”而雅芳內部人士認為,企業以前的傭金只有35%,離25%差距很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
另據了解,即將出臺的直銷法可能要求企業公布銷售員名單、人數、產品種類、店鋪網點、人員收入等。何凱立表示,只要信息披露對政府監管和消費者保障有利,企業就應該支持。不過,也有企業質疑,“人員收入和企業利潤屬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如果法規要求執行,真不知怎么辦?”
市場動態:各企業招兵買馬磨刀霍霍
事實上,不少企業對直銷法出臺后的中國市場,都持樂觀態度。雅芳內部人士也對記者透露,企業從高層到專賣店和專柜的銷售人員都在做準備工作。“不過,招募新的銷售員對我們來說并非是首要的,穩定已有的數千家專賣店的工作人員隊伍,給他們以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傳統的銷售模式對雅芳仍起著關鍵作用。據悉,雅芳在全國的專賣店已開到6000家,今年開店總數已超過500家。
而直銷業另一個行業巨頭也暗暗調整了戰略。據了解,安利(中國)暫停了整整7個月的特約經銷商加盟,已從11月起正式恢復,申請“門檻”跟暫停加盟前完全一致。何凱立開宗明義地向本報記者介紹,市場競爭永遠都存在,這一切完全是市場需要和企業行為。
安利(中國)方面解釋,暫停接受特約經銷商的加盟主要是為了集中精力做好經銷商的管理和培訓工作,對經銷商隊伍進行一次整頓。現在營銷隊伍處于一個穩健發展的階段,加上安利在中國的投入加大,生產線增加,貨源能跟上市場需求,所以決定恢復特約經銷商的加盟。
據悉,人才的高速流動一直困擾著世界直銷業。世界直銷人員流動率高達40%~80%。專家預計,直銷法出臺后,大量企業蜂擁進入該行業,專業人才的挖角將在所難免。安利恢復特約經銷商加盟,這意味著安利已為即將開放的中國市場做好前期的人才儲備。
出臺時間仍存變數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來自國務院法制辦的消息稱,目前由商務部起草的《直銷管理條例》尚未報送國務院。這將意味著這一備受關注的立法不可能年內出臺。
相關人士指出,業內之所以盛傳中國將在年內出臺首部直銷管理法規,理由是中國在加入WTO時承諾,將在加入WTO三年內開放直銷市場。
目前,有關的直銷管理法規還未上報國務院,按通常情況,即使商務部在近期內完成上報工作,在國務院法制辦階段還需要履行常規的征求意見、開座談會、研究修改以及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等環節。因此,指望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立法出臺是不可能的。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