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天,中甲老總峰會在武漢結束,中國足協在會議上推出的只許引進兩名外援以及年輕球員轉會也占引援名額的兩項政策引起了與會中甲老總的質疑。 昨天的會議上,中國足協主要宣布了四項決定,第一,規范球員合同文本,足協方面將給俱樂部提供一份標準的俱
樂部合同,合同共有12項,俱樂部、足協和球員一式三份;第二,對球員和教練實行限薪政策,規定薪水總支出不得超過俱樂部年收入的55%;第三,將以前的每家俱樂部可以注冊三名外援、上場兩人的政策改為注冊兩人上場兩人;第四,對國內球員轉會政策實行變革,改變以往每家俱樂部可以引進五名球員、年輕球員不占轉會名額的政策,規定年輕球員轉會也占轉會名額。 對于中國足協的這四項規定,與會的大多數老總選擇了沉默,但還是有部分老總站出來對后兩項決定提出了質疑。對于削減外援人數的政策,海利豐足球俱樂部的總經理王守業認為,雖然中國足協認為這是為俱樂部節約資金的一項措施,但各家俱樂部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措施來節約資金。如果執行了這項政策,一旦有外援受傷,各隊又要牽涉精力去尋找外援,對隊伍穩定、對國內球員水平的提高都非常不利。對于年輕隊員占據轉會名額的規定,王守業也表示了質疑,他認為這項規定是中國足球的一種倒退,這非常不利于年輕球員的成長。他認為,因為現在有大量的足校和梯隊隊員都在尋找進入職業聯賽的機會,而中國的職業隊本身并不多,實行這種轉會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這些年輕球員的機會,是一種倒退。(本報記者韓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