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市統計局剛剛提供的有關資料顯示,繼今年前11個月工業生產總量突破300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總量50多億元之后,我市工業效益又傳捷報:全市今年前11個月工業產品銷售收入、實現利稅總額和利潤總額3項效益指標均實現兩成以上的快速增長,總量也大幅超過去年全年。
據市統計局統計,今年1-11月,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產品銷售收入2929.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5%,比去年總量超出372.7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84.9億元,同比增長23.13%,比去年總量超出20.2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88.1億元,同比增長27.97%,比去年總量超出10.2億元。
企業經濟效益總體水平明顯提高,1-11月份,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47.59,比去年同期提高10.93個百分點;總資產貢獻率為8.53%,同比提高0.27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2.37次,比同期快0.08次;全員勞動生產率91922元/人,同比增長21.06%。
有關專家認為,今年以來,我市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普遍遇到了電力緊張和能源、原材料漲價等諸多困難,在這種不利情況下,全市主要工業經濟指標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全部大幅提升,這表明,我市工業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市場開拓能力,尤其是市場應變能力已大大增強,整個工業的經濟運行質量有了進一步提高。(本報記者
劉芳濱 本報通訊員 王福臨)
特約編輯:舒薇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