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寧可報道
隨著雅典奧運會上0比8的出現,“鏗鏘玫瑰”時代在世人眼中已經結束。就在新一屆中國女足即將重新組建之際,我們對“0比8事件”的前前后后進行了一番再調查,為的不僅是要揭露上屆中國女足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更重要的是為新一屆中國女足國家隊、中國女足運動的崛起昭示教訓,推動中國女足早一
天重新爬上世界巔峰。
[“足球門外漢”的薛立除了想迅速贏得足球圈的認可外,也想靠女足的重振威風撈 取政治資本,于是撇開女子部主任張健強頻頻出現在國家隊左右“事必躬親”。而女足元老馬元安后來也“識相”地從國家隊顧問的位置上退下,從未接觸過女足的張海濤真正獨當一面了。]
0比8并不是偶然!記者近日對中國女足多名教練和隊員深入采訪時,他們都反映,造成此次大比分失利的原因,都是主教練張海濤和中國足協分管女足工作的專職副主席薛立不懂女足規律所致。
“中國女足奧運會上的失敗,并不完全是我們隊伍的實力已經滑落到了被德國隊打成0比8的地步。”說起那個不堪回首的比分,一位女足名宿毫不忌諱地說道,“是兩個外行導致了中國女足的大潰敗。”
這位名宿口中所謂的“外行”就是指張海濤和薛立。一位是從未接觸過中國女足、甚至是從未獨立帶成年隊打過職業聯賽或國字號隊伍便匆匆走馬上任的少帥——張海濤;一位是2003年6月前還在國家體育總局游泳中心工作任副主任兼全國游泳協會副主席、秘書長的足球門外漢——薛立,在他們的聯手打造下,中國女足最終走出了這條軌道。
馬良行在去年世界杯上的閃失,讓薛立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并未點燃,但這次的失敗讓她動了加快締造“薛氏女足王朝”的打算。這樣做的好處除了可以讓自己在女足圈、甚至是足球圈內迅速得到認可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可以寄望新女足的成功為自己打撈更多的政治資本,同時可以削弱女子部主任張健強在女足圈內的特殊地位,畢竟張健強在國內足壇還是屬于實力派人物。正是在這種思想左右下,家庭背景復雜的張海濤最終進入了薛立眼球。
選擇張海濤自然無法讓張健強滿意,在自己反對意見失效后,薛、張之間開始產生隔閡。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張健強原本主管女足國家隊和聯賽的足協女子部的實權開始旁落,而作為主管這一塊的副主席薛立頻頻出現在張海濤執教的國家隊左右,而深諳女足工作的張健強似乎與國家隊無關。“薛立入主足協后主要分管女足工作,但根據足協的制度和慣例規定,各級國家隊備戰和聯賽組織工作應由女子部具體負責,薛立只是管理女子部工作。”一位足協官員分析說,“張健強遠離國家隊本身就不正常,薛立的舉動有點越權。”
由于中國女足基本實力尚在,新主帥的上任并未迅速讓問題得到顯現。在取得奧運會預選賽亞洲區冠軍后,薛立和張海濤都被推上了新的歷史高度。
在這種情況下,薛立最終完全踢開了張健強,正式以伯樂、選帥專家的姿態成為中國女足奧運代表團領隊,張健強和他的女子部則沒派一人前往雅典,不久便發生了震驚世界女子足壇和國家體育總局高層的“0比8事件”。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的規定,出任各項目代表團領隊或團長的必須是中心主管領導,薛立擔任領隊并沒錯,錯就錯在她不應該完全在女足的具體事務上獨攬大權,讓張健強、馬元安和其他一些真正了解中國女足的人遠離國家隊,尤其是在備戰奧運會這種大賽方面。”一位上屆女足國家隊助理教練總結女足0比8失利原因時說,“將中國女足交給兩個從未接觸過女足的外行,以及足協個別領導在女足事務上的爭名奪利,是0比8慘敗的直接原因。”
[在今年3月的阿爾加夫杯點球惜敗于瑞典后,張海濤又重提了半個月前中國隊1比0擊敗新科世界冠軍德國隊的那場勝利:“當時我也以為那只是偶然的,但當我的球隊連平挪威、瑞典后,我相信我們贏德國隊不是偶然的。通過在歐洲的一系列熱身賽后,我認為中國女足重歸世界一流指日可待,我們沒必要再畏懼任何歐美強隊了。”]
薛立的力挺、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的成功,不僅讓張海濤的威信在國家隊得到完全確立,也讓少帥張海濤自身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迅速膨脹。在中國女足已經淪落成世界二流的背景下,張海濤和薛立不顧事實,對中國女足給予了重新定義:中國女足依然是世界一流。直到0比8之后,所有人才發現這種定位的可怕,張海濤也在自己的總結中將“定位不準”列為潰敗的根源。
張海濤的失敗,實際上有其必然的一面。由于自己從未有過女足執教經驗,張海濤對女足發展方向和女足的特點并不清楚,而且他也為自己的年輕付出了代價,不懂得如何與老隊員進行溝通成為了他在國家隊的一大敗筆。盡管大量起用年輕球員獲得奧運出線權讓他曾一度被外界認為是“千里馬”,力挺他的薛立也被看作是“伯樂”,但后來的事實證明,這不是“伯樂相馬”的故事,而是“拔苗助長”的故事。
預選賽的意外成功,使圈內原有的對張海濤不信任的聲音銷聲匿跡了,這同時也滋長了張海濤個人英雄主義思想。短短幾個月的執教后,或者說低調一段時間后,認為球隊已有長足進步的張海濤開始認為中國女足還是世界頂級強隊,認為中國隊還可以與世界任何女足強隊對抗:“我認為中國女足重歸世界一流指日可待,我們已經沒必要再畏懼任何歐美強隊了。”
但據記者了解,中國女足在獲得奧運會決賽階段入場券后,馬元安、陳成達等女足元老曾先后就中國女足的定位和世界女足發展現狀等問題與張海濤進行過溝通,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希望張海濤能對他們分析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然而,在當時獲得亞洲冠軍的情況下,張海濤已經很難聽得進任何建議了,繼續堅持自己一貫“大而全”的戰術思路。“事實證明張海濤的備戰思路和戰術演練是徹底失敗的。”一位資深女足教練分析說,“張海濤執教期間身體上量練習做了,進攻、防守演練也花了不少時間,任意球更是進行了重點訓練,但通過奧運會比賽,我們發現平時所練習的東西根本沒發揮出來,不要說對德國隊,就是對墨西哥隊也無法施加任何威脅。用我們業內的行話來評價張海濤的訓練,那就是毫無針對性。”該教練還透露,中國女足奧運備戰期間之所以將最后的集訓地選擇在上海,這在當時是受到了很多圈內人士反對的,因為當時上海的炎熱氣候不利于備戰,會大量消耗隊員的體能儲備,但由于張海濤和個別足協領導認為上海是中國女足的福地,在他們的強烈堅持下,最后還是作出了違背備戰規律的決定。“奧運會上,苦練幾個月體能的中國女足隊員,在球場上頻頻出現體能透支的情況,與上海集訓肯定脫不開干系。”該教練氣憤地說。
中國女足是整個中國奧運代表團中第一個開始比賽的隊伍,中國奧運代表團團部也希望女足姑娘們能夠眾志成城,為代表團取得開門紅,同時也鼓舞接下來參加比賽的其他運動員。但奧運會正式打響后,認為有能力與世界任何強隊對抗的張海濤在與世界冠軍德國隊的首場比賽中大舉壓上,最終得到了0比8的苦果。一位當時的中國女足助理教練在賽后痛心地表示:“中國隊最大的失誤就在定位不準,把自己當成強隊,和人家硬拼,最后才有了0比8的后果。”國家體育總局在奧運會后的女足總結會上也對這次潰敗給予明確定性,認為是教練組在戰略上出現判斷失誤導致了大比分失利。“熱身賽1比0的戰果讓張海濤低估了德國隊的實力,貿然出擊導致最后潰不成軍。”一位地方女足教練談起當時的比賽情景分析說,“其實當時不僅隊員慌了,張海濤自己也是方寸大亂,畢竟世界大賽對他來說還是第一次,而且賽前估計居然與現實相差如此巨大。”
女足新人間的位置之爭
[張海濤上任后,對中國女足進行了大換血,一改老馬、小馬時期倚重老隊員的做法,但卻走上另一個極端:年輕隊員完全掌握了國家隊的命運,老隊員則少有登場機會,由此引發新老隊員間的矛盾,而新人之間為爭位置又激化了這一問題。]
“中國女足上世紀能夠成就一代輝煌,除了當時涌現出了孫雯、白潔、劉愛玲、溫麗蓉等大批優秀隊員外,我們還是一個非常團結的集體。”回憶起當年的巔峰時刻,一位老女足教練表示,“我對目前女足的現狀很揪心。中國女足隊員艱苦奮斗的作風正在消退,但不和諧的因素卻正在增長。”
與男足的混亂狀況相比,中國女足的環境在目前的確算比較純潔,但這并不能代表女足現狀的完全健康,不和諧的因素從“鏗鏘玫瑰”時代起就一直存在,只是各個時期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老女足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南北派別對立,也就是外界說的上海幫、北京幫,這曾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過中國女足獲得更高成就。在最近兩屆國家隊中,南北對立的情況有所緩和,但新的矛盾正在形成并逐漸尖銳,這就是新、老隊員之間的對立情緒和新人之間為爭位置引發的暗斗。”一位資深女足教練向記者分析說,“馬元安執教后期過于依賴老隊員,使得一些有功之臣在球隊中享有特殊地位,年輕隊員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馬良行執教時也同樣遇到這個問題;但在張海濤時期,這個局面卻徹底顛覆,年輕隊員完全掌握了國家隊的命運,老隊員則少有登場機會……兩種處理方式上的極端,使得新老隊員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
事實也在印證著該教練的分析。據幾名女足國腳透露,張海濤掌權期間,由于自己在國家隊的價值不能體現,王麗平、張鷗影等幾名老國腳就因為自己很少能獲得上場機會而與張海濤發生過爭執,而爭吵后的結果自然是更加被張海濤疏遠。在今年3月進行的阿爾加夫杯輸球后,國內“將白潔招進隊”的聲音越加強烈,但張海濤卻立馬否決:“白潔不在我的考慮之列。雖然打奧運會前我有可能再補充一些新鮮血液,但我的目標不是那些老隊員,全部都是年輕球員。”
“如果新老矛盾能夠得到妥善解決,如果主教練能夠充分認識到部分老隊員傳、幫、帶和穩定軍心的作用,中國女足也許不會出現奧運會賽場上難堪的0比8。”在記者的追問下,一名已經退役的老女足國腳最后還是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除了新、老交替引發的矛盾外,張海濤所帶那屆女足“拉幫結派”的傾向也更加嚴重。這種派別之爭,最根本的動機來自球員的切身利益。“因為彼此都是新人,新人間爭一個位置的矛盾更加激烈。現在隊員認可教練的標準,很多時候不是看教練的執教能力到底如何,而是這位教練是否會用自己。”一名現役國腳也認為女足國家隊爭名奪利的趨勢正在惡化。
據了解,女足國家隊內的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其實,最有名的一次就是2003年王海鳴與馬良行競聘中國女足主帥時,曾經轟動一時的“女足十三姐妹支持馬良行留任”事件——由于張海濤當時尚未浮出水面,國家隊主帥人選基本集中在王海鳴和馬良行身上,就在雙方爭奪最激烈的時候,突然在某媒體上刊登了《女足13姐妹致足協的公開信》,在信中,浦偉、趙燕、孫睿、畢妍、曲飛飛、陳瑾瑜、孟雋、劉亞莉、潘麗娜、俞衛民、高宏霞、肖珍和王麗平等13名國腳懇請足協留任馬良行。然而,根據記者事后深入探訪得知,所謂的“女足13姐妹”乃大連籍某國腳一人所為。“她之所以這樣做,原因只有一個。”由于信中提到的某國腳在自己隊中,一位地方隊教練將此舉動看得非常透徹,“她不就是因為馬良行在世界杯上重用了她?”
“在中國女足,教練和隊員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張海濤雖然有很多支持自己的年輕隊員,但他也在另外一個群體被孤立了。從一個國家隊主教練的角度來看,他太年輕了。”一名老女足隊員將失敗原因總結為張海濤不重用有經驗的老隊員。“總的來說,中國女足還是比較團結的,但少數不正常的因素的確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足協女子部一位官員在談到這方面原因時不無擔心地說道。他對記者說,即將組建的新一屆國家隊里也是以新人為主,要全力避免這種矛盾的激化。
財富和政治成本
女足國家隊在雅典征戰奧運會期間,國青隊正在上海觀看美國二隊與上海女足的比賽。比賽結束后,國青隊的小姑娘們坐火車回家,在火車上有旅客看見身著印有國旗的國家隊隊服的小姑娘們就善意地詢問:“你們是女足的吧?”“不是,不是,你搞錯了。”小姑娘們忙不迭地進行了否認。曾經,她們都以自己是中國女足的一員而感到自豪,但那破天荒的0比8讓小姑娘們第一次為自己是“女足”而感到羞愧了。
記者胡松青報道 “都0比8了,還說什么……”每每談起女足,無論是什么事情,這句話就像一頂大帽子,死死地扣下來。
0比8 也許只是一次意外,但正是這次意外,給了與中國女足有關的人和事一記足以致命的悶棍。
薛立仕途嚴重受損
[薛立在足協的地位僅次于閻世鐸,奧運會時甚至有傳聞她會接任閻世鐸,擔任下屆足協的“頭”。但雅典時的0比8,讓她在足協的地位急轉直下,不僅沒辦法上升,還直接成為領導層需要“調整”的對象。]
中國女足與德國女足的比賽是在8月11日開始的,那時奧運會還沒有開幕,中國女足的比賽也是整個中國奧運代表第一項比賽,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代表團的士氣。0比8以后,中國代表團領導極度震怒,肖天連夜趕到中國女足的比賽地帕特雷。據說整個晚上薛立都在用手機向代表團匯報情況,批評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領導心目中的位置開始跌落。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高層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隨之而來各中心的領導班子相應地也要進行調整的。中國足協在總局各中心里“民憤”最大,調整肯定最多。而0比8的失利,直接使薛立成為“調整”的首要對象。原本在五大主席里,薛立的位置是最牢固的,“不懂業務”并不影響她在足協的管理工作,但這個0比8恰恰成了“不懂業務”注腳,“不懂業務的人究竟會不會搞足球?”各級領導開始質疑這個問題。
各地方俱樂部隊的教練在0比8之后也對薛立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以前,薛立給各地方女足工作者開會時,他們都是相當尊重薛主席的,但現在卻發生了變化,私下里他們都表示:“都0比8了說什么都不硬氣了,還是給我們地方女足解決點兒實在的問題吧。”在11月份義烏舉行的全國女足錦標賽中,薛立曾前往看望各地方隊,雖然大家表面對她客客氣氣,但在下面各隊教練都挺不屑地說:“足球要用成績說話,這個0比8對女足的打擊有多大,只有我們在最基層工作的人才知道。薛主席在上面講點兒虛的管什么用。”
即使后來王海鳴拿回了一個世青賽亞軍,薛立的鄰家大姐形象仍算是徹底地毀了。
張海濤前途盡毀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個近乎恥辱的0比8讓所有足球界人士對張海濤的能力有了新的認識]
與薛立相比,0比8對主教練張海濤的影響更大,可以說,這個“過分”的比分完全毀了他。
一名中超俱樂部的教練在那場比賽后說:“張海濤不具備當主教練的能力,他的臨場指揮和應變能力太差。”一位和張海濤有私交的男足隊員也不得不承認張海濤不適合當主教練:“下半場我一看,守門員還沒有換,我就知道海濤不適合當主教練,他太仁慈了。當時門將已經完全失去信心,可海濤還不換她,他沒有那個狠勁兒。”
在出任中國女足主教練前,張海濤是魯能俱樂部的重點培養對象,可能是未來山東魯能隊主教練的人選。但0比8后,魯能俱樂部的各級別球隊已經都有了各自的教練,以張海濤敗軍之將的身份很難將別人擠掉而謀求到一個位置。而且現在魯能俱樂部內對張海濤的評價也不太高,一位副總級的人物在談到他時說:“奧運會之后,海濤的信心受到了打擊,這種挫敗感可能會影響到隊員。”所以魯能俱樂部也不主張他立刻帶隊,而是想讓他出去學習學習,調整好自己以后,再圖發展,否則0比8對張海濤的影響可能會波及到他所帶的隊員。
有個細節是這樣的,兵敗后國家隊教練組到北京總結,中午張海濤和兩名隊員在外面吃飯,當飯店里的食客們認出張海濤的時候,就用特別低的聲音和同伴說:“看見沒有,這就是讓女足輸0比8的那個教練。”也許是沒有聽見,或許不愿聽見,張海濤沒有介意別人的議論。“輸給德國隊后的第二天,我們教練就像老了幾十歲一樣,就像一個小老頭兒。”隊員們至認還記得賽后第二天看見張海濤時的情景。
張海濤現在面對記者時都微笑“我在家抱孩子挺好”,但誰人知道,他內心有多痛苦呢?
玫瑰們被隨意踐踏
[玫瑰輝煌時,可以為許多人的“政績“增光添彩,她們也被視若珍寶;如今玫瑰鏗鏘不再,曾經的“關懷”也瞬間消失。女足姑娘們只想逃離這一切,而逃離的唯一辦法就是:退役。]
范運杰直接告訴記者她很后悔。其實在世界杯之后,她已經下過退役的決心,只是經不住足協領導的再三邀請,因為一旦中國女足在奧運會上進入八強,范運杰所在的河南省體育局在明年的十運會上也會得到加分,畢竟進入八強對中國女足并不是難事。當時,河南省體委向范運杰許諾奧運會后讓她到體育局上班而且還是個小頭頭兒。但這個0比8使河南省體育局對范運杰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在奧運會結束以后,他們遲遲沒有給范運杰安排工作,最近體育局已發話,如果范運杰不參加明年的十運會,將不給她安排工作。范運杰怎么也不會想到,在她顧全大局拼到奧運會之后,得到的就是這樣的結果。所以,已經宣布要掛靴的范運杰將很有可能還會出現在明年的十運會上。
與范運杰相同命運的,還有老國腳王麗平,她也被河北省體育局告之,不參加十運會不會被分配工作。兩名老國腳在為國盡心盡力拼搏之后,卻因為一次0比8的失利,而失去了原先在人們心目中世界亞軍的地位。
一些正處在當打之年的絕對主力隊員也打算離開。浦偉就是其中之一,她將肯定不會出現在即將重組的國家隊之中,而且在十運會之后,她將正式退役開始新的生活。韓文霞在國足隊員的心目中是一個非常棒的門將。“有老六(韓文霞的昵稱)在,就相當于半支國家隊。”隊友們這么評價韓文霞在國家隊中的地位。但是韓文霞也早已決定在十運會以后掛靴,從此不再與足球為伍。還有些隊員已經在籌劃著退役以后的生活了。可以肯定的是,在明年的十運會以后,將有一批女足國腳離開國家隊退役,而這批人恰恰都經歷了0比8的失利。
不僅國腳如此,就是在地方隊中,奧運會后也有一批并不算老的隊員退役了。“你看我們隊誰誰誰都退役了,她比我還小呢,看不到希望了唄。”而且平時和隊員們聊天時,她們總會無意中提到這些話題。“原來想著世界杯和奧運會能往上走走,現在這個成績估計幾年之內都難以緩過勁兒來,退役算了。”隊員們說。
明年還有個十運會撐在那里,目前女足運動還不會出現大的滑落。但十運會后呢?可以肯定的是,十運會將是許多女足隊員最后的站臺。
贊助商避之惟恐不及
[去年,中國足協將女足聯賽、錦標賽、超級聯賽等一系列賽事打包賣了800萬元人民幣,而今年連問的人都沒有。足協只能將之分拆出售,但在剛剛結束的女足錦標賽上,即使足協卯足了勁吆喝,最重頭的冠名權依然沒人理。“都0比8了,我們還贊助什么呀!”贊助商的口氣出奇地一致]
“10年前我們女足教練開會時討論的焦點是生存問題,即各自的女足隊伍還能存在多久;3年后,我們討論的中心是發展經費不足的困難;奧運會前,大家談論的已經是如何提高女足待遇了。”一位從事女足工作多年的教練說起自己經歷的“女足10年轉變”時,表示中國女足一直在發展進步,“但0比8之后,我發現女足的發展前景已經不容樂觀。”
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在奧運會后的各種女足賽事上,誰都找不到贊助。
一直以來,女足比賽找贊助就比較困難,而0比8以后,更為商家推辭贊助女足找到了借口:“都0比8了,我們還贊助什么呀!”奧運會后的這一變化讓中國足協女子部的工作也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困境之中。為此,女子部還曾召集部門工作人員開了一個會,以尋求渡過難關的辦法,同時也對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一番安撫。
去年,中國足協將女足聯賽、錦標賽、超級聯賽等一系列賽事打包賣了800萬元人民幣,但今年就沒有人再花這么多錢包攬這些賽事,足協只能分拆出售,但在剛剛結束的女足錦標賽上仍是無人問津冠名。最后,義烏小商品城以管吃、管住等條件接下了這次比賽。明年,足協將在女足的超級聯賽中實行升降級,這也成了招攬商戶的一個賣點,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人過問。
最后的結果,仍像今年一樣。只有由足協自己出錢辦比賽,而拉不到任何贊助。
別說拉贊助了,就是現有的贊助都在往回退。去年,一個南北明星對抗賽還賣了15萬元,獲勝的一方球隊每人可以獲得5000元的獎金,而今年贊助費就減少到10萬元,取得勝利的北方明星隊隊員每人只拿到了3000元人民幣的獎勵。而這筆贊助也是義烏小商品城看在和足協關系一直不錯的面子上掏出來的。
一直在女足里經濟條件比較穩定的北京女足也在年底遇到了困難,已經贊助北京隊八年的北京城建集團將在今年合同到期后不再與北京女足續約。城建集團每年贊助北京女足260萬人民幣,以合辦女足俱樂部的形式加盟足球。在奧運會0比8失利以后,城建集團已明確表示不再贊助北京女足。最終導致城建集團與北京女足八年姻緣結束的直接原因就是0比8。本來在女足圈里收入狀況還不錯的北京女足如果找不到新的贊助商,就很可能再次回到貧窮的行列中。
不僅北京女足失去了贊助商的強援,其他一些地方女足同樣面臨生存的難題。解放軍女足剛剛駐扎湖南瀏陽不久,但明年她們將再次踏上遷徙之路。湖南瀏陽也不再花200萬將解放軍女足繼續留下來,因為0比8讓他們看不到中國女足的希望。在與解放軍女足商談結束合作時,瀏陽方面毫不客氣地將中國女足奧運會上0比8輸給德國隊的理由冠冕堂皇擺上了桌面。河南女足也面臨同樣的難題,年初河南建業答應給河南女足30萬人民幣贊助,但在奧運會之后這筆錢也依然沒有到位。只要河南女足去向建業要錢,人家也會搬出0比8進行搪塞,擺明就是不想再給這筆錢,盡管它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數目。
青少年運動陷入冰川期
[0比8之后,女足青少年的培養工作同樣受到了波及,沒有家長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去從事這份在他們看來完全沒有前途的職業。]
對于這些情況,中國足協并不是不知道,所以他們也在進行救市的工作。以前,吸引青少年從事女足運動,是因為中國女足獲得過奧運會和世界杯的雙料亞軍,有著崇高的榮譽,并被外界稱之為“鏗鏘玫瑰”。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從事女足運動看不到榮譽,更不可能有金錢,什么都沒有還有誰可能從事這項運動呢!在奧運會之后,中國足協在女足界不得不提出了“樹立女足文化”這樣的口號,以期能夠起到救市的效果。
在11月份義烏舉行的中國女足文藝會演就是“樹立女足文化”的一部分。從媒體反映看,效果還是不錯的,這次會演讓外界看到了女足隊員多才多藝的一面,而且有些節目質量非常高,完全達到了專業水準。但這些活動都是讓外界更關注女足、吸引更多的女孩子從事女足運動的一個助推劑,而真正讓中國女足重新引人注目的方法還是成績。2007年世界杯和2008年奧運會都將在北京舉行,這對中國女足來說是一個契機,是洗刷0比8的恥辱,再現女足輝煌的最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