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許多網站轉載了12月5日央視《新聞會客廳》的報道:中華慈善總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他們所獲捐贈的70%都是來自港臺地區及國外,國內富豪的捐贈僅占15%還不到。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根據《福布斯》雜志的美國慈善榜統計,十年內,美國富豪對各類慈善組織的捐贈總額超過了2000億美元。連續十一年排名世
界首富的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在過去四年的時間里,一共捐出了230億美元,相當于他凈資產的54%。據稱,像比爾·蓋茨這樣熱心公益事業的富豪并不少見。
為什么中國富豪對慈善公益事業如此冷漠?是中國富豪“財不外露”還是“為富不仁”?我以為,我們不應忽略,慈善捐贈的本質是一種公益事業,它不是一種硬性的義務。而當前最需要的就是在中國富豪的心靈注入一種理性的財富文化觀與財富責任觀,催發他們心靈向善程度的提高,改變中國富豪在慈善公益事業中的“不作為”現象。
遺憾的是,在今天這樣的財富涌動的時代,我們太過關注的是財富積累的過程與手段,是財富的繼承與保護,而很少愿意去觸摸關于財富的文化、財富的倫理以及財富的責任這樣的話題。這樣偏執的關注傾向,容易極大地抬高社會群體的逐利化,而弱化人們的財富文化與責任意識。
其實,當一個人擁有龐大社會財富,這絕不僅僅是一種物質和權力的個體占有,更重要的是要背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我以為,如何倡導良性的財富文化觀,需要社會、經濟、文化等各種領域的努力推進。比如,如何讓中國富豪們真正認識到,他們之所以能夠擁有龐大的社會物質財富,最重要的原因是受益于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如何在經濟運行中,來為那些積極將個人財富反哺于社會者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如何通過良性的文化輻射,讓中國富豪們擁有高尚社會人格和道德情操,形成開明、開放的社會財富文化心態。這一切,顯然需要多種措施和手段的跟進。
我們需要通過文化這個載體,傳播健康財富觀念。我相信,進步的財富文化觀念能夠增強中國富豪的財富責任意識,也有助于調整社會各階層的心態。蘇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