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華晨中華尊馳外觀
![]() 圖為華晨中華尊馳內飾
![]() 圖為華晨中華尊馳外觀
|
新車的不斷涌現讓我們越來越挑剔,一輛車看上大半年就開始厭倦了,廠家更頻繁地進入了推陳出新的無休止循環之中,中華的新車M2正在蘊釀,而第一代M1也在靜悄悄地動作
作為國產中級車的兩大代表之一的“中華”轎車,正在進行一輪自我完善的過程。最早推出這輛代號為“M1”的車型時,由于并未考慮到許多后續的問題,也因為經驗的缺乏而產生了質量上的一些不足,導致了早期用戶的不滿。于是,在04年底,華晨將推出新的換代版中華轎車,以彌補過去的不足,并期望給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完善: 從品牌開始
這次在中華M1基礎上的改款并非是脫胎換骨式的,更多的是在車內、車外肉眼可見的部件有所更新,國外車界稱之為”Facelift”,一般都是在年底進行,為的是給市場一個新的沖擊,我們權且稱之為“改款”吧。M1的改款動作比較大,首先它在品牌上,不再把“中華”作為產品名,而讓它升級為統領華晨旗下所有轎車的母品牌,于是升級后的車型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尊馳”。這確實是對原有概念的完善,不過它的英文名稱”Grandeur”有點拗口,至少不那么好記。
![]()
![]()
04款中華到05款尊馳,大燈、尾燈更搶眼,格柵更簡潔、優雅
進化之一: 外觀更成熟,細節處理趨于完善
也許是隨著合作的增加,意大利人更多地了解了中國人的喜好吧,此次改款的合作方平寧法利那公司在外形上的筆觸更加摸準了中國人的脈象。最直觀的就是前臉處做了很大的改動,上一代有點夸張的粗大的水箱面罩被較為纖細優雅的格柵替代,原來貼在發動機罩上的“中”字形徽標也被統一進了水箱面罩格柵的設計當中,加強了整體感。面罩內原有的豎直亮條被菱形黑網代替,于是較多的運動色彩得以呈現。嵌入保險杠的霧燈也加大了,被設計成較為兇猛的三角形。點睛之筆是前大燈。上代前大燈由于采用了較多的亮反射材料,近看像是“半睜半閉”,缺乏應有的神采。而此次改款后的大燈完全放開了,不僅透亮,而且采用了仿氙燈的透鏡,做足現代感。
尾部的主要變化是大燈和保險杠。大燈采用上紅下白的雙色設計,保險杠下部的菱形黑網豐富了層次,也與車頭產生了呼應。至于原車周邊的一圈鍍鉻亮條,在尊馳上統統被換成了與車身同色凸起的防擦條,顯得檔次更高,注意力完全被車身輪廓所吸引,而不是受諸多鍍鉻件的干擾。
![]()
扶手后移,對駕駛者的使用有利有弊
車頂操作鍵比較規矩
進化之二: 內飾更豐富,便利設施升級
外觀的成熟固然吸引了眾人的視線,但內飾才是車主自己享受的空間,更應物有所值,在這方面,改款后的尊馳能帶給我們多少新鮮感呢?
廠家提供給我們一輛2.4升自動檔尊馳供簡單試駕。一坐進車內,似乎體會不到有多少變化:
轉向盤、儀表、變速桿都是老樣子。但作為頂級配備,中控臺換上了一臺6.5英寸的液晶顯示屏,周圍密密麻麻的按鈕表明了它具備的多功能。這是一臺6碟DVD影音系統,碟艙位于后備箱內,給乘員提供了便利的娛樂條件,后座的乘客還可以像在家里看大片一樣用遙控器操作它。可惜的是它的人機界面設計過于簡單,由于按鍵上沒有中文,有些操作不得不跟隨說明書的指示去完成,否則會看不懂。
其實,在車內升級的部分都是從小處著眼的。像前排的皮座椅,駕駛座標準配備了加熱裝置,位置就在電動調節鍵的旁邊。電加熱座椅對于2.4AT的副駕駛是選裝的,而低些的款型則沒有選擇的機會。
還有一處比較大的改動是前門的拉手。從原來的前端移到車窗控制鍵之后,這使得駕乘者更加輕松地開關車門,但卻忽視了關門后操作的方便,而且在轉彎、顛簸時前乘客也少了一個可以支持身體平衡的扶手。
另外兩項主要改動也都算不上“大手筆”,主要是為車主的駕駛增加便利。它們是藍牙電話和自動感應大燈。所謂藍牙電話,就是在液晶顯示屏的旁邊粘了一小塊控制板,上面整合了全部藍牙功能的接收、調節裝置等等。行車的時候就不必危險地舉著電話說了。如果不想讓別人聽見,還可以從中間扶手下的雜物箱里取出個耳機塞上。來電音響靜音、可匹配3個藍牙手機、100組語音電話本、噪音消除……這臺藍牙控制器的功能是挺全面的,不過以中級車所應具有的水準看,它的設計未免太像裝飾店的改裝作品了,與“尊馳”的美名和尊貴型的級別不符。我想在下一代M1出來的時候會得到很好的解決吧。
![]()
圖為華晨中華尊馳發動機
進化之三: 性能提升,為日后再升級留出余地
說來說去,買主最關心的還是性能上的改善。尊馳在發動機和變速器上沒有做改動,仍是2.4升發動機配4速自動手動一體變速器的經典配置,但在制動、操控上卻做了專項提升。像2.4AT上,電子制動力分配和電子差速器都是標配的電子系統;
考慮到明年可能匹配動力更大的1.8T增壓發動機,前制動盤也跟著加強,直徑從原來的280mm增大到288mm。這種加強能夠直觀地在縮短制動距離上產生效果。制動踏板快速踩到一半,ABS已經進入工作狀態了。
打開發動機艙,我們便能看到最終的兩項升級。一是為美觀考慮,中華為這臺2.4發動機加了一個塑料罩。它并沒有什么性能上的作用,但確實把原車凌亂的發動機艙在一瞬間改觀得干凈利落,檔次上提升了不少。目前的轎車普遍都很重視“表里如一”。最后一項升級則是針對操控性能,在前圍、左右減振器座三者之間焊上了兩道固定的加強梁,用以提升車輛整體的扭轉剛度。這項改進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一般改裝加強梁的車大多是運動發燒友買車后自己完成的。不過在高速并線時,確實可明顯感到車的整體性得到提高,前部“堅固”了許多。
需求引導進化: 孰優孰劣,詳細評說
不可否認,發生在中華.尊馳上的各種升級都是用戶的需求所導致的結果。盡管如此,廠家的理解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市場。經過一天半、數十公里的試駕與體驗,我深切感受到制造商與用戶之間的默契和鴻溝,這恰恰是國產車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新中華外形的換代無疑是成功的,它用更成熟、更簡煉的設計語言拂去了第一代中華車上的浮躁痕跡,讓我們更多地感受到當代歐洲風韻。然而轉到內飾,工藝有所進步,選材更加優雅,卻仍暴露出設計經驗的缺乏,以及整體風格的協調整合力。我相信華晨具有成熟起來的潛能—只要給它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證明。
高華/文 王鋒/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