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單縣訊 單縣單城鎮鹿灣村農民葛志武坐在自家電腦前鼠標輕點,通過網絡向浙江一客商銷售出自產的10多萬元窗紗、漁網。像他這樣,這個村有26戶農民靠網絡銷售窗紗。
這是單縣統籌城鄉發展,實施“工業立縣”戰略,以工業化帶動農民增收的實例之一。今年前10個月,這個縣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908元,同比增
長19.5%,其中,非農產業收入同比增長43.3%。縣委書記朱培吉告訴記者:“破解‘三農’難題,必須跳出農業抓農業,以工業化促農民增收。”
統籌城鄉發展,單縣注重抓好工業“增量”。今年,這個縣共簽訂招商項目621個,合同資金55.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1.4億元,利用外資1281萬美元。其中投資過千萬元的項目47個,過億元的10個。園區載體功能得到發揮,今年已完成投資3.68億元,目前進園項目43個。天億紡織、涂倫化工等16個項目已投產。
擴張“龍頭”,保證農副產品多環節增值,實現農民增收。位于郭村鎮的立興罐頭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蘆筍、黃桃、青刀豆、雙孢菇的深加工,擁有12條生產線,年加工1.5萬噸。加大澳深飼料加工、天成玻纖、百壽坊牛羊肉加工、萊河乳業、國花木業等一大批引資項目和民營經濟二次創業項目,產業鏈向多個相關子產業延伸,全縣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到300多家,年加工能力200多萬噸,建立各類農產品市場50個,形成了羊肉、蔬菜、拼板等出口創匯產品,今年1至10月進出口較上年增長195.2%。
激活民間投資,加速經濟發展,實現農民非農收入良性循環。一批以農民為投資主體的小企業群正在興起,以董莊、鹿灣兩個專業村為中心的塑料制品園區,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漁網、窗紗、網格布等產品遠銷20多個省市,占到了國內市場60%的份額。截至目前,全縣新增民營業戶780戶,6家資產規模過1000萬元,全縣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10.7億元。□通訊員 張 安 傅子棟 記 者 石奇亭 報道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