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昨表示,允許外資經營人民幣業務 昨起擴展到18城市
京城24家外資銀行分行一半以上具有申請資格,匯豐、渣打已遞交申請
■業界評說
■開放北京、昆明、廈門、西安和沈陽五地的人民幣業務,這意味著中國金融業核心地區、核心業務都向外資金融機構開放了,尤其是北京的放
開,對外資金融機構勾勒整體的中國“版圖”意義重大。———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
■開放已經涉及銀行業務的核心領域,“國內銀行90%的業務都是人民幣業務,對公業務的占比要達到80%到90%。———北京市銀行業協會秘書長于祈相
■中資銀行擁有網點多、更熟悉客戶需求的優勢,外資銀行的到來,將讓我們把提高服務、新產品的開發、業務的創新放在首位。———一家中資銀行的負責人
12月1日,注定是中國金融發展史上值得記載的一天。昨天,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宣布,從昨天起,外資金融機構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進一步擴大,從13個城市擴大到18個城市,包括北京、昆明、廈門、西安和沈陽。
這無疑意味著在已有的62家外資銀行105家營業性機構獲準在內地經營人民幣業務之后,外資銀行在中國經營人民幣業務的“版圖”將再次擴大,將全面覆蓋華北、東北、西北等地區的最核心城市。
據了解,外資銀行此次獲準開辦人民幣業務,在服務對象上還局限于企業業務和對境外、港澳臺地區的個人業務,業務品種也主要涉及存款、貸款等。對北京內地居民開放人民幣業務,還要等到2006年中國銀行業市場全面放開以后。
■西安、沈陽提前一年開放人民幣業務
劉明康首先強調:“從今天起,允許外資金融機構將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擴大到昆明、北京、廈門、西安、沈陽,開放人民幣業務的城市從13個增加到18個。”
記者注意到,劉明康一直強調的開放時間是12月1日,而去年、前年宣布的開放時間則是12月11日。同時,西安和沈陽也比承諾中提前一年,劉明康解釋說:“提前至今年開放,以促進外資金融機構更好地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特別是為我國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提供支持。”
■北京:匯豐、渣打等外資銀行已遞交申請
而在昨天下午的“12·11北京向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銀企高層論壇”上,北京銀監局局長賴小民也鄭重宣布:“從12月1日起,正式履行我們的承諾,北京銀監局將開始受理和審批轄區外資銀行提出開辦人民幣業務的申請,并對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發給開辦人民幣業務的經營牌照。”
“在京城24家外資銀行分行中,一半以上都符合上述人民幣業務資格條件。”北京市銀監局有關人士這樣說。
“我們已經遞交申請,渣打爭取在第一時間遞交申請,第一時間獲準批準,第一時間開展業務。”渣打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尹英光非常肯定地告訴記者。據記者了解,匯豐、花旗等十幾家外資銀行都已經遞交申請或者表示將盡快申請在京開展人民幣業務。“按照正常程序,人民幣業務的申請可在三個月內給予批復,現在看來,外資銀行最快則可在一個月左右拿到牌照。”北京市銀監局有關人士透露。看來,外資銀行完全有望在明年年初,殺入京城人民幣業務領域。(王旭)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