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 艦船知識網絡版

中國海軍宋級常規動力潛艇 艦船知識網絡版
中國潛艇海上編隊 艦船知識網絡版
新華網消息 新加坡《海峽時報》日前發表文章指出,亞太地區潛艇競爭日趨激烈。
文章說,自謀求建立遠洋海軍以來,中國一直把發展潛艇作為重點,而美國正重建冷戰以后逐漸衰退的潛艇能力。
參與這場競爭的不單單是中國和美國。朝鮮擁有大規模的沿海潛艇部隊,韓國已開始與之抗衡。日本擁有一支規模不大但裝備精良的潛艇部隊。臺灣正考慮購買八艘潛艇,這樣其潛艇部隊的規模將擴大兩倍。新加坡有四艘潛艇,澳大利亞有六艘瑞典設計的潛艇,用于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偵察。
在南亞,印度已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建立了潛艇部隊。夏威夷亞太安全研究中心的唐納德·伯林寫道,印度將建造6至12艘法國設計的潛艇,并正努力建造一艘核潛艇,定于2006年下海。
巴基斯坦已有兩艘潛艇下水,目前正建造第三艘。伯林說,“巴基斯坦可能希望擁有潛基核武器發射系統”以遏制印度。伊朗有幾艘潛艇。就連被認為是地中海國家的以色列,也派遣裝備了巡航導彈的潛艇經紅海進入印度洋,以防止伊朗可能發動的核襲擊。
相反,曾一度在太平洋地區部署了90艘潛艇的俄羅斯,已經因財政困難調回了大部分潛艇,目前只剩下20艘。
中國擁有50艘較老的潛艇,從十年前開始擴張。
在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沃爾特·多蘭已把振興潛艇戰力作為當務之急,并設立了特別參謀負責潛艇部隊的復興。海軍已在圣迭戈設立了反潛作戰中心。
美國已把兩艘潛艇從夏威夷調往關島,還打算再增加一艘,以使潛艇的部署地點更接近作戰區。冷戰期間,美國把60%的潛艇部署在大西洋,40%部署在太平洋,現在海軍計劃將這個比例顛倒過來。
冷戰以后,攻擊型潛艇的任務是向陸上和海上目標發射巡航導彈以及搜集情報,現在又有了打擊其他潛艇的新任務,因為最好的反潛武器就是另一艘潛艇。
美國已將六艘裝備有拖曳陣列監視傳感器系統的潛艇派往太平洋地區,這種潛艇能夠利用有力的聲納發現深海里的潛艇。四艘彈道導彈潛艇正接受改裝,改裝后每艘可裝備150枚巡航導彈。
一位美國官員總結說:“潛艇的價值再次得到了認可。”
編輯: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