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年來,市婦聯本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的定位和“黨政所急,婦女所需,婦聯所能”的原則,用“愛心大姐”、“巾幗文明隊”、“蓮姐熱線”、“打工妹書屋”等服務品牌,構筑起群眾性、社會化、開放式的婦女工作格局,把婦女工作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的各個層面,不斷提高婦女的
歸屬感和認同感,努力把婦聯建設成為情系婦女、關愛婦女的“貼心娘家”。
1999年我市第一支巾幗文明隊誕生,她們以“服務社會,凝聚愛心”為宗旨,堅持“參與、共享”的精神,宣傳新思想,傳播新觀念,引領新時尚,創造新生活,成為活躍在基層、活躍在廣大婦女群眾中的一面精神文明旗幟。市婦聯通過大力培育和推廣,使巾幗文明隊不斷壯大,目前已發展到7000多支。去年在宣傳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時,市婦聯借鑒聯合國有關教育機構的培訓模式,開展參與式培訓,巾幗文明隊隊員深入社區、村莊開展家庭美德參與式培訓,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市婦聯以婦女再就業工作為己任,1999年成立了愛心大姐服務社,為下崗婦女從事家政服務搭起了橋梁。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市婦聯籌資200多萬元,為服務社購置了600多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并開設了10個分社、1個家政服務培訓學校,先后舉辦了崗前培訓班169期,對5322名下崗女工進行了家政服務培訓。服務社先后為1萬多名下崗女工找到了再就業崗位。
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是婦聯組織的基本職能。近年來市婦聯與相關部門聯合,不斷整合資源,通過開設“蓮姐熱線”、建立反家暴體系等手段切實保障婦女權益。1998年3月,市婦聯開通了山東省第一條婦女熱線———“蓮姐熱線”,并逐步發展成為以市婦聯為中心,以十二區市婦聯為骨干,以相關職能部門為補充,以社區(村莊)家庭糾紛調解站為延伸,橫向貫通、上下聯動的服務網絡,5年來共接線8000多人次,被山東省表彰為“優秀婦女維權崗”。
目前,近50萬打工妹已成為我市現代化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以來,市婦聯以“關愛打工妹權益”為主題,圍繞打工妹的成長、健康、權益、生活等方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我為打工妹捐書”活動計劃年內在打工妹集中的地區建50個“打工妹書屋”,3年內在全市建立100個“打工妹書屋”。活動開展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市直20多個單位參與了捐書活動,目前已建成“打工妹書屋”48個。(本報記者
王萍 本報通訊員 修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