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_色综合久久99_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播放软件

首頁 | 社區 | 聊天 | 郵箱 | 建站 | 房產 | 影視 | 求職 | 游戲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廣告
首頁 > 青島新聞網 > 媒體評論 > 正文  
滾動新聞
新華網:從大國關系看中國外交戰略
青島新聞網  2004-11-27 08:50:07 時事資料手冊

頁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關閉

 

  2004年10月,大國首腦接踵訪華:10月8日~10月12日,法國總統希拉克訪華,有50位法國企業家隨行;10月14日~10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尋求解決貿易發展難題。另外,10月9日,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訪華。這一系列重要訪問,使世界輿論聚焦中國,一時中國在大國外交中成為亮點。

  今年以來,中國外
交以更加主動、積極和自信的姿態呈現在世界面前,并贏得國際上更多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為經濟發展創造更有利的國際環境是中國外交的根本宗旨。在繼續推動大國外交、周邊“睦鄰、富鄰、安鄰”外交、多邊外交等全方位外交的同時,中國力爭奉行靈活、現實的新思路外交。

  大國關系重新調整給中國帶來機遇

  伊拉克戰爭結束以來,大國關系進入新的調整期,其特點是:

  (一)美國與各大國關系進入修復期,多極化加速發展。

  首先,美國加緊調整與各大國間的關系。今年初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撰文,強調“先發制人”只是美國威懾的輔助手段,大國的伙伴關系才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同時,美國實際外交政策也在回調,注重與大國的合作關系。其次,美國與各大國戰術層面關系修補,深層次矛盾并未消融。美歐、美俄、美中關系改善尚屬表面:歐盟東擴引發美國與“老歐洲”的不和諧關系;北約東擴加深美俄深層矛盾;中美因臺灣、香港問題矛盾增多。第三,大國轉變對外政策優先次序,美國不是惟一的外交重點。反恐仍是大國合作的基礎,大國與美國關系尚能維持基本穩定。近來普京總統把俄外交的次序排為獨聯體、歐洲、美國、亞洲;中國雖重視中美關系,但加強了對歐關系;日本除強調美日同盟關系外,加強與俄、印的關系;印度、巴西在大國外交中異常活躍,加快走向地區大國的步伐。

  (二)新一輪大國綜合國力競爭更趨激烈,各大國爭相謀求新的戰略制高點。

  第一,大國加速提高綜合實力。伊拉克戰爭后,德國和日本向“政治大國”邁出實質性步伐,德國在歐盟“發動機”英法德組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日本自衛隊沖出戰后束縛,確立了“有事法案”體制,并向伊拉克派兵維和;歐盟完成東擴;俄確保政治穩定,力保其經濟在2008年前增長率為7%。同時,大國競爭內容趨向于激烈爭奪世界可持續發展資源和新興市場。美國帶頭在中東、非洲、中亞搶占能源市場,保證其能源多元化戰略的實施。其他能源進口大國如中、日、韓、印等也紛紛跟進,爭取能源份額。第二,大國競爭的特點是合作競爭,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增多。如中美有諸多共同利益,但美國仍在戰略、人權、香港、臺灣問題上向我施壓。第三,大國競爭的重點轉向亞太。美國在中亞、東北亞的軍事布局逐步展開;日中在東海油氣田的爭奪日趨激烈;日印俄美對中國的防范加深;美俄對印度的扶持加大,使亞太地區大國的明爭暗斗尤為激烈。

  (三)中國在大國關系重組格局中地位微妙,挑戰與機遇并存。

  首先,中國崛起勢頭加快,使其他大國對中國防范、猜忌加深。一方面,俄日在能源合作上、日印在地緣競爭上、美俄在中亞爭奪上,以及美印、俄印、美國與東盟國家在軍事合作上均有防范中國的一面。另一方面,各大國均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中獲益,矛盾心理加深,防范中也有調整政策的跡象,對華政策不確定因素增多。第二,美國戰略重心東移亞太,增加了中國的戰略壓力。美國利用反恐大力調整亞太地區的同盟體系、軍事部署,實際上強化了其軍事存在和戰略威懾,這將增加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難度。第三,中國日益緊迫的安全課題更加突出。臺灣問題因美國對臺軍售級別提升、美臺軍事合作領域拓寬刺激臺獨邁小步,加深中美矛盾。另外,中國經濟發展引起與日本、東盟國家有關資源開發的矛盾。第四,中國在大國博弈中仍有回旋余地。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各大國因利益驅動對中國需求增多,中國若善于利用矛盾,仍可在大國關系中處于有利地位。

  中國在大國關系中的地位上升

  在大國關系重新調整的過程中,中國外交也適度地調整了外交戰略,其主動積極的一面既為大國關系增添了新的活力,又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

  (一)中美關系仍然是中國大國外交的重中之重。今年中美關系表現出走向成熟的特點:一是中美關系經受美國大選的考驗,美國大選罕見地不打“中國牌”。今年以來,中美首腦基本上每兩個月要進行一次電話聯系。10月7日,胡錦濤主席與處于競選非常時期的布什總統通電話,而這也未成為其對手攻擊的話題。二是中美加強了高層切磋機制,而且在軍事關系上有所突破。為臺灣問題,美國副總統切尼于4月13日訪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于7月8日~7月9日訪華;美國國務卿鮑威爾10月24日~10月25日訪華。而中美關系最大的突破是在軍事領域:1月14日~1月15日,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理查德·邁爾斯將軍訪華,他是自1997年以來訪華的美國最高級別的軍事官員,表明中美軍事關系開始恢復。2月23日,中國允許美艦在上海、香港港口停靠;7月22日,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托馬斯·法戈上將訪華。三是中美在原則問題上針鋒相對。人權問題上,美國繼續在聯合國提出中國人權問題議案但又遭失敗,同時中國也發表美國人權狀況白皮書,批評美國的人權狀況。臺灣問題上,美國也加強了對臺軍事傾斜,潛在地助長了臺獨勢力。香港問題上,美國公然發表香港問題白皮書,干涉中國主權。可以預見,美國大選后無論誰執政,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的大框架不會改變,但在具體議題上如貿易、人權、臺灣等問題上的爭執會更加激烈。

  (二)積極主動地發展與歐盟關系。近年來歐盟對中國持續表示出熱情,而今年中國積極主動地回應,高層領導人對歐洲進行了密集出訪:1月,胡錦濤主席訪問法國;5月初,溫家寶總理訪問了德國等歐洲國家;5月下旬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訪問了保加利亞等國;6月8日,胡錦濤主席出訪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國家。雖然歐盟在美國的壓力下做出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決定,但卻于10月9日與中國科學技術部正式簽署伽利略計劃(歐盟旨在建立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計劃)技術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有所松動。該計劃的實施將打破美國GPS系統(即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一統天下的局面,對中歐都有巨大的戰略意義。今后中歐關系還可在政治、經濟、文教諸方面進一步深化,美國甚至擔心出現一個“中歐軸心”。

  (三)中俄戰略伙伴關系得以鞏固和加強。9月,溫家寶總理訪俄;10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中俄簽署關于邊界問題的文件,兩國的邊界問題終于畫上了句號;中俄還簽署了涉及在油氣、金融和打擊毒品貿易等領域的合作協議以及關于結束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的一攬子文件。普京認為雙邊貿易額在近年內可能達到1000億美元。普京稱這次訪問是“歷史性的”,并表示此次峰會“具有轉折性意義”,將“徹底結束”兩國間缺乏信任的狀態。今后中俄關系發展的積極因素十分明顯,雙邊關系將進入全面合作與發展的新階段。

  (四)中日關系表現出“政冷經亦不熱”的狀態,正處于戰略、政治和經濟關系的十字路口。1月,小泉首相不顧國內反對,再次參拜靖國神社,使中日關系因歷史問題而無法打破僵局:一是高層交流已暫擱淺,迄今為止沒有首腦峰會;二是在東海油氣開發、釣魚島問題上頻生齟齬;三是日本政府的對華援助貸款也基本上畫上句號,兩國關系正進入協調競爭的時代。日本首次從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降為第三大貿易伙伴。中日關系無疑是最重要,但也是最復雜而不正常的關系。它受中美關系穩定與否的制約,也受國際大氣候的影響。在世界逐步承認中國的經濟能量和發展潛力,中美關系走向成熟和協調發展的趨勢下,中日關系會逐步走上正軌。

  中國外交理念對大國關系的影響

  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在回顧最近的中國外交時指出,“我們穩定和發展了與大國的關系”,一直堅持為“國家經濟利益做貢獻”的原則,從“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的觀點出發,積極開展與大國的合作外交。

  新的外交理念為中國外交注入了新活力。

  一是提出“和平崛起”的新理念。2003年12月1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美時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講,首次向國際社會鄭重闡明中國和平崛起的信心和決心。同年12月26日,胡錦濤主席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要堅持“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標志著“和平崛起”已成為中國的國家戰略。中國的發展不妨礙任何人,也不威脅任何人。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之路,爭取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的和平與進步。

  二是提出“以人為本”的“民本外交”思想。輿論認為中國“民本外交”思想的確立,至少在三個方面可以提升國內民眾的各項利益:第一,通過大國外交來樹立民族尊嚴,使海外華人地位提升;第二,利用全球化機制,促進自身優勢產業的發展,為國內創造外匯收益;第三,對領土與主權糾紛問題,采取和平方式解決,不致影響國內和平的生活環境。美國蘭德公司研究員麥艾文博士在《中國新外交》一書中評論到,大國關系逐漸占據中國外交政策的優先地位,中國越來越把本國利益看作與重要大國利益趨于一致。中國開始強調大國之間需要“共同承擔責任”,并意識到在某些問題上中國要“有所作為”。

  發展與大國的關系,是中國外交戰略的重點。在處理大國關系中,中國與世界大國和國家集團在經濟上共贏互利,已成為進一步發展大國關系的主軸。10月1日,中國首次參加了七國集團財長和行長會議。在討論世界經濟的會議上,中國的發言權和影響力似乎進一步增強,使日本作為亞洲經濟的核心地位發生動搖。七國財長會議聯合聲明中要求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意味著中國經濟的成功與否都會對世界經濟有巨大影響。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的調查報告認為,中國對世界經濟影響力高于印度、巴西和俄羅斯。一些國際媒體評價說,中國在大國關系新一輪調整中已處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方華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安全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

 編輯 張偉明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報業集團服務熱線為您提供飛機訂票、送票上門,電話:2871111】
發表評論
 
評論內容
熱點資訊
·對外經貿大學研究生班即將開學
·04年度金蝶明珠用戶大會隆重召開
·營銷總監\營銷經理1月23日統考
·海爾變頻冰箱高居最暢銷榜首
·新國大管院中文EMBA熱招
·加拿大讀碩動態 外國教授赴青面試
·中嘉校慶周 萬元大獎等你拿
·現代MBA聯考名師輔導班島城面授
·百年活力激情涌動 青島嶗山礦泉水
言語傳情
對方手機  
短信內容:  
署名
手機
>>>>>>>>>>點擊進入短信頻道
主題短信
·訂閱 誠實基金短線選股
·訂閱 誠實基金中線選股
·訂閱 專家操盤
·訂閱 股市信息
·你是我心中的太陽,可..
·我愿在星空下等待,等..
·人活著真累,站著直想..
·朋友,久未聯絡,一切..
·觀念決定方向,思路決..
·我心中的女神:對不起..
相關鏈接:
 
下一篇:
 
有感巴老堅持不設“巴金文學獎”
分類· 招商· 二手· 求職· 建站· 家教· 黃頁

    更多

青島民康皮膚病研究所
權威醫院,健康的保證
無限商機,網上貿易!
最全面的產品供求信息
“傻瓜化”大頭貼軟件
可自己拍也可開店經營
奧嵐雪穴位香熏面貼膜
美白抗皺、祛斑、補水
兒童多動癥的自我康復
純中藥兒童動聰靜膠囊
專收各種舊電腦及配件
好壞均可歡迎來電聯系
多用智能防盜報警系統
一年包換、三年保修!
超低價銷售各品牌手機
三星、MOTO等名牌手機
站內檢索
 
 

新聞網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魯ICP證 000149

青島新聞網讀者留言板 值班電話:86-532-2933059,8673059 傳真:(0532)29676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左市| 阳高县| 蒙阴县| 高安市| 濉溪县| 辛集市| 海林市| 贵阳市| 富锦市| 赣州市| 宣武区| 翼城县| 邻水| 沂源县| 乌拉特后旗| 松阳县| 浏阳市| 剑川县| 嘉义县| 阳城县| 尤溪县| 恩施市| 丰顺县| 邢台市| 珲春市| 柘城县| 汕头市| 双流县| 云浮市| 稻城县| 大英县| 永清县| 高尔夫| 桑植县| 左权县| 关岭| 黔西| 陆河县| 肥城市| 博罗县| 商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