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1月26日專電(余福卿、魏志云)近日,西北第二民族學院一名新生猝死在體育課堂上,當時課程內容是輕松的武術課--“長拳”。大學生“塊頭大,體質差”的問題再次引起社會關注。
每年大一新生入學的時候,都有一份高考體檢表,而且入學后學校會再次組織一次體檢。大多數學生的
體檢結果都表明身體狀況正常。但如果仔細看看,還是會發現問題。根據全國范圍內的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質均有所下降。并且伴隨著體質的下降,肺活量指數也隨之降低,19-22歲的大學生中有75%的下降幅度在17-90毫升,男女學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亦呈下降趨勢。由于生活營養條件的改善,肥胖學生不斷增加,無論城市學生還是農村學生,男生女生肥胖檢出率都逐年上升。由于忙于學習,缺少體育鍛煉,近視眼居高不下,大學生近視率為73%。
在高等學校里面,堅持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很少,多數同學貪圖安逸,很少參加體育鍛煉,甚至連體育課的缺課率也相當高。在西北某高校,體育老師反映,在這樣一所近萬人的學校里,選拔一組中長跑隊員都相當困難,大學生們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至學校運動會的紀錄十幾年都沒人能破,而學生還在向學校反映,希望學校取消每天早晨的早操。學校醫院的醫生介紹說,近年的大學生身體抗病能力差,一遇到降溫天氣,就會有很多學生因為感冒來校醫院就診,校醫院的抗感冒、抗感染、抗病毒類藥需求量很大,大學生身體素質著實讓人擔憂。
高校有關人士還認為,很多學生生活極不規律,有時還會沉湎于網吧,連天晝夜地流連于網絡游戲,缺乏合理的作息安排,飲食也沒有規律,貪吃零食,暴飲暴食,這些不正確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傷害也不容忽視。大學生們正值人生大好年華,精力旺盛,這會給不少青年大學生們一個錯覺:“病不倒,垮不了,現在學習最重要,不鍛煉身體也無妨。”況且,有太多東西要學,有太多工作要做,而依仗青春活力,年輕人往往過多地消耗體力,忽略了體育鍛煉。
當代大學生已經具有了現代人的文化素養,但缺乏現代人的健康觀念、體育意識和保健策略,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了現代高等教育所必須面對的新課題。(完)
特約編輯 徐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