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但大學畢業生中卻極少有人愿意自主創業,為此,政協委員沈杰在今年“兩會”上提出,高校應開自主創業課。
不過,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北大清華等高校目前沒有開設自主創業課,一些學校也不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
記者調查
學校不鼓勵自主創業
“我們學校畢業生供不應求,沒有必要去創業,學校對創業的態度是既不鼓勵自主創業,也不反對自主創業!弊蛱,某著名高校的就業中心負責人說。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大學老師認為,畢業生自己去創業,一般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某大學就業中心負責人稱,大學在課程的設置、學生的培養等方面偏重應試教育,放棄和忽視了對學生的技能尤其是創業方面的教育。特別是一些學生家長,根本無法接受,覺得自己的孩子去創業是沒本事、沒出息、沒單位接收的表現。雖然少數大學畢業生有創業的激情和欲望,可因缺乏必要的創業資金而不得不放棄。
大學沒開設自主創業課
北大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方偉告訴記者,北大有相關自主創業的講座和活動,但沒有開設自主創業的課程,大學生創業的少,目前創業成功的也少,因此,學校沒有開設自主創業課程。
清華大學就業中心主任許慶紅表示,清華每年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很少,學校也沒有開設自主創業的課程。
北京郵電大學就業中心主任葛麗梅分析,畢業生自主創業的難度太大,除了資金的困難外,社會閱歷、經營的能力都是障礙。
委員聲音
高校應開自主創業課
政協委員沈杰說,大學畢業生中極少有人愿意自主創業。就自主創業的主觀條件方面而言,需要個人具有較高素質,大致包括:創業的有關知識,如專業知識、政策法律知識、行業信息等;實際的創業經驗,如直接的或間接的經驗等;應有的心理素質,如風險意識等;較強的創新能力,如市場開拓能力等;必要的資金基礎。但在現實中,大學畢業生在以上各個方面都比較欠缺。
高等院校應該從高度重視開始,對大學生開展自主創業方面的教育與訓練。對所有的大學在校生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創業訓練非常必要,不僅需要從普及著手,而且還需要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通過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等多種形式的教育、訓練和熏陶,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知識、能力等有關素質,為他們畢業時選擇自主創業做好必要的準備。
政府回音
創業教育正在試行
對于政協委員沈杰這份提案,市教委在回復函中表示,市教委正在進行創業教育的試點,計劃明年推廣。(信報記者 鄭超)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