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報11月25日報道 記者 劉玉波 張璐
記者今天從有關方面獲悉,與往年一下雪便發布“掃雪令”不同,濟南市今天沒有緊急下發“掃雪令”,此種舉動在往年尚不多見。記者調查后發現,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雪似乎正在把已經實施了十幾年之久的《濟南市城市冬季清掃冰雪規定》逼到了“尷尬”的境地:環衛工不
堪重負;聞“雪”而動出來掃雪的單位寥若晨星;本負有“牽頭”掃雪使命的街道辦和居委會則“疲疲沓沓”。
今天沒發“掃雪令”
據環衛部門的有關人士介紹,包括濟南在內,按照不成文的“慣例”,一降雪,很多北方城市往年多會即時發布“掃雪令”,以動員各方力量及時清掃城市冬季冰雪,但截至截稿時,記者從有關方面獲得的信息表明,濟南市今天尚未下達“掃雪令”。
“這是一種進步,表明了政府管理城市公用事業服務體系的成熟心態。”有關人士對此分析說:“清掃市區積雪本有專門的‘職能部門’,原本就是相關部門分內的工作,沒必要再重復下達行政命令。”
一位法律界人士還指出:“從法律層面上講,任何單位,只要它按時足額繳納了稅款,就有權享受社會公共產品的服務,沒有義務一定要去參與掃雪活動。不濫發‘掃雪令’也反映出政府正在逐漸走出慣用的用行政命令方式解決問題的思維定勢。”
街頭難覓掃雪人
上午9:30,可能是還在下雪的緣故,自歷山路口至舜耕路路口,除一輛掃雪車外,記者沒見到其他掃雪人,正在經十路與舜耕路路口值勤的一位交警對記者說,早上有環衛工人清掃,但后來就不見了。
文化東路、文化西路與經十路的情況大致相似,都是快車道上的雪已經融化,但兩邊人行道上的雪卻沒人理會。頗讓人費解的是,記者發現,兩條馬路邊不少店鋪門前也積了不少雪,文化西路上一家商店的一位女青年對此解釋稱“雪太大,掃了也沒用”,而被問及不掃雪會不會影響生意,也不方便路人行走時,這位女青年沒有作答。在文化西路東首的一家單位門前,記者見到積雪已經是厚厚一層,雪面上除了車痕腳印外,并沒有一絲清掃過的痕跡。
今天16時許,記者沿經二路前行,發現馬路的輔道有多處沒有清理,許多單位門前的積雪沒有被處理掉。沿經二路由北向南走上大觀園過街天橋,只見臺階上滿是積雪,有的地方甚至已經結成了冰,過往的行人小心翼翼地走在上面,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如履薄冰”。
掃雪“牽頭人”咋“疲沓”了
《濟南市城市冬季清掃冰雪規定》明確要求,“每次降雪后,區政府、街道辦事處(鎮)和居民委員會應當立即組織本轄區內單位和居民清掃道路和公共場所的冰雪,并對清掃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規定》還提出,“對不能按時完成冰雪清掃任務的,由街道辦事處(鎮)或居民委員會組織力量代為清掃,按每平方米2元的標準向責任單位或責任人收取代清掃費,并由環境衛生主管部門對責任人處以二十元至五十元的罰款,對責任單位處以一百元至一千元的罰款。”
但記者今天在走訪時發現,不少本應承擔掃雪“牽頭人”角色的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已經“疲沓”了。“還沒有接到上級要組織大家掃雪的通知,也沒有見到報紙上有什么號召。”16:30,大觀園街道轄區一位社區居委會主任頗有些無奈地向記者解釋說:“組織掃雪一般都是派出所去組織,我們去人家哪聽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