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著名的軍事情報網站“全球安全信息網”宣稱,2005年后,伊朗的核設施將開始運行,這意味著美國軍事打擊伊朗的“時間之窗”將會關閉。
消息傳出,引起了國際輿論對美國可能很快對伊朗下手的憂慮。
同時,在薩達姆政權被美國用武力推
翻后,伊朗擔心會重蹈伊拉克的覆轍———被美國抓住
核問題這條小辮子,最終遭到美國和以色列“先發制人”的打擊。為此,伊朗在布什獲得連任后更加謹慎小心地與美國周旋。同時,伊朗也在加緊修煉“內功”,為抵御可能降臨的戰爭做準備。
布什拉攏盟友 和以色列共謀襲擊
據美國媒體披露,其實,在美國大選前,布什及其“鷹派”干將們就曾經考慮過對伊朗突然發動“點穴戰”式的襲擊,并為此制定了詳盡的軍事計劃。
據曾在里根時期任職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麥德森透露,布什政府確定的打擊目標包括:位于波斯灣畔的布什爾核電站、位于伊朗中部納坦茲和伊斯法罕等地的重要核設施、伊朗最高領導層成員以及德黑蘭、庫姆等地的伊朗軍隊指揮部。麥德森說,游弋在阿拉伯海的美國“肯尼迪”號航空母艦受命負責協調對伊朗的軍事打擊。
從白宮傳出的消息說,美國屆時將會和以色列一起行動。為此,美國向以色列提供了500枚可摧毀地下掩體的巨型炸彈,以色列轟炸機將用這種炸彈襲擊布什爾核電站。
新的任期 布什要搞掉伊朗
19日出版的《紐約時報》載文指出,布什第二任期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遏止伊朗的核計劃,而布什政府近日針對伊朗的言論、舉措跟攻打伊拉克前的輿論造勢很相似。
《紐約時報》的文章說,和伊拉克戰爭前奏“可怕地”相似,白宮和國會的鷹派大肆渲染伊朗的核能力,以造成“我們必須對抗、消除伊朗的威脅”的情形。白宮考慮的手段既有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或促使伊朗政權更迭,也包括軍事打擊。
幾個月前,美國還希望把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但現在,據一些歐美外交官透露,布什政府的對伊政策已經轉向考慮進行軍事打擊。《紐約時報》報道,負責武器控制和國際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博爾頓毫無遮掩地希望伊朗政權更迭,甚至支持以色列對伊朗進行空襲,摧毀伊朗的核設施。
攻伊計劃曝光 2005年是關鍵時機
美國著名的軍事情報網站“全球安全信息”刊登了一篇對伊朗實施空中打擊的分析報告。這份報告共分4個部分:軍事打擊的不確定性、軍事打擊的時機、可調用的美軍力量以及最近局勢的發展。
至于軍事打擊的時機,報告指出,2005年非常關鍵。伊朗的許多核設施目前仍在建設中,但從2005年開始,將會陸續進入正常運行狀態。因此,如果錯過了2005年,美國再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將造成巨大的環境災難,屆時打擊伊朗的“時間之窗”將會關閉。
關于襲擊規模,報告指出:美國或以色列空襲伊朗的規模將大大超過1981年以色列對伊拉克核設施的襲擊,應與2003年美軍對伊拉克的空襲類似,即全部采用B-2隱形轟炸機,從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基地或者從美國本土起飛,可能采用F-117隱形戰斗機作為補充,從卡塔爾或者中東其它幾個基地起飛,伊朗的20多個核設施都將是襲擊目標。
在作戰模式上,早在今年1月,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就發表了一份題為《審視伊朗的核野心》的報告,分析了美國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的3種作戰模式:第一種是與以色列聯手實施空中打擊;第二種是采取秘密的破壞行動;第三種則是公開實施打擊行動。作者:□洪琳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