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1月中旬幾場暴雨補水之后,持續干旱導致幾近干涸的桂林漓江終于恢復了正常水位,被曬“蔫”了的漓江山水風光又重現了昔日如詩如畫的“絕代風華”。當前桂林正是游江攬勝的佳期。
記者從桂林市漓江旅游調度結算中心了解到,目前漓江水位約141米,流量56立方米/秒,均恢復了往年的正常水平。在溫
暖的陽光和徐徐江風中,漓江依然是唐代大詩人韓愈筆下“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良辰美景,在碧波蕩漾的江面上,滿載游客的旅游游船穿梭往來。據統計,11月前20天,漓江游客超過11萬人次,與往年持平。
從9月初到10月初的2個月里,桂林市持續秋旱,全市平均降雨約20毫米,比歷年同期減少135毫米,偏少7至9.7成,是1951年以來同期降水量最少的一年。漓江是山區性河流,其徑流主要由降雨形成,今年因干旱水量比往年同期大幅減少,流量僅為25.1立方米/秒,很多河段的河床已暴露出水面。
“山是桂林的骨,水為桂林的魂”,漓江缺水不僅影響了游船的正常航行,而且沿途旖旎的風光因為缺水而黯然失色。所幸天公作美,11月中旬漓江流域普降暴雨,水位接近防洪警戒水位,頓解缺水之“渴”。
桂林漓江風景區是桂林山水的精華,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聞名中外,是世界一流風景勝地,素有“百里畫廊”之稱,每年漓江航線的中外游客超過100萬人次。(來源:新華網
作者: 蔣桂斌/雷冕)
(特約編輯 馬瀅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