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短時間內使總市場占有率達到15%底線北汽明年建國內戰略聯盟
北汽集團決定明年將與國內一家有淵源的企業建立戰略聯盟。昨天,北京汽車工業集團副董事長、北京現代汽車董事長徐和誼在滬首次透露了北汽的野心。
徐和誼是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行的2004中國汽車高峰論壇上透露這一信息
的。按照新汽車產業政策,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15%的企業或企業聯盟,在經營上將有更大的自主權。而今年前10月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10%的北汽集團,與別的企業結盟的目的就是在短時間內將總的市場占有率超過這個政策底線,從而在以后的經營中贏得更大的主動權。
據了解,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中,國家鼓勵企業聯盟盡快形成以資產為紐帶的經濟實體,對于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15%以上的企業或者企業聯盟,在發展上有優惠政策,在經營上將有更大的自主權。即其以后很多經營決策(包括推新車型、選擇合作廠商等)經國家發改委核準后由企業自行實施,不再需要國家批準,以鼓勵企業做大做強,提高市場集中度,從而調整我國汽車產業結構。因此,除了已經達到政策底線的一汽集團(19.26%)和上汽集團(16.78%)外,北汽(10.56%)、東風(10.08%)和長安(9.96%)都在拼命擠進這個底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因為北京現代轎車的爆發性增長以及北汽福田載貨車的雄起,今年前10月北汽集團的銷量達到了43.66萬輛,以2萬輛的優勢領先于東風汽車,牢牢占據季軍席位。而去年同期北汽集團仍以近6萬輛的差距落后于長安汽車集團,僅排在第五位。
統計顯示,今年前10月北汽集團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了10.56%。徐和誼表示,這一比例已經接近國家新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規定的15%底線,他預計兩三年內北汽就能達到這一目標。
但是,徐和誼強調,達到15%底線只是北汽的權宜之計,而非戰略目標。徐和誼表示,為了在短時期內將市場占有率提高到15%以上,北汽必須形成更廣泛的聯盟以獲得投資和新產品規劃的自主權。據悉,雖然明年奔馳轎車和載貨車都將在北汽投產,但只有約2萬輛產能,還無法助北汽擠進15%底線,此外,由于跨國巨頭采用合資和技術轉讓兩種方式在中國形成多個戰略聯盟局面,這使其在中方的合作伙伴間出現了爭奪產品品種的局面,使本來力量單薄和分散的中方汽車企業在聯盟中處于劣勢。因此,徐和誼表示,北京汽車工業的策略是對外聯盟、兼并,對內實現一體化。
徐透露,北汽集團將在國內汽車工業現有的資源中加快尋找聯盟伙伴,以收購股權或股權置換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操作,爭取盡快建立可靠有效和相對穩定的國內戰略聯盟。“明年就會有初步嘗試,聯盟對象是一家與北汽有淵源的企業。”徐和誼昨天向記者表示只能透露這么多。
(錢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