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加息實屬意料之內,央行加息其實醞釀已久,市場上早已對加息有心理預期,因此當加息真正降臨的時候,市場已經有了足夠的風險緩沖時間
當2004年已經接近尾聲之時,上海房地產市場依然沒有出現傳說中的盤整,雖然房價漲幅帶有一絲調控后的羞澀,但一路高升的趨勢已不可逆轉。不僅僅是上海,今年二季
度蘭州、沈陽、青島、重慶、天津、南京、寧波、杭州8個城市房價漲幅同比超過10%;各地房價上漲之風愈演愈烈。究竟是市場存在泡沫,還是發展并不過熱,針對泡沫爭論的喋喋不休,未來樓市發展將變得更為撲朔迷離。在宏觀調控進行了一年之后,此時加息的“雪上加霜”,究竟能對當前房地產市場影響幾何,將拭目以待。
當宏觀經濟被一片繁榮景象覆蓋的背后,在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和居住消費指數已經連續4個月保持在5%以上,使中國正處于負利率時代。在連續幾個月銀行存款率的持續下降等因素的影響下,加息政策的呼之欲出,2004年10月29日,使年初就開始醞釀的加息政策終于塵埃落定……
加息實際影響受到緩沖
本次加息,基準貸款利率僅增加0.27%,對于大多數已購房者而言,充其量每月的負擔僅增加了2%,這不會增加其還貸壓力。
而根據調查,有六成左右的欲購房者并沒有因為加息而改變其原本的購房計劃。對少數房產投資者而言,只要房產升值的空間和投資收益率大于利率增幅,投資熱情會繼續高漲,需求并不會因此而降低。本次加息對需求的抑制作用不會太大,至少在短期內或一段時間內是不可能改變供求關系。可見,利率的小幅增長,使本次加息的實質影響并不大。
這次加息實屬意料之內,央行加息其實已醞釀已久,市場上早已對加息有心理預期,因此當加息真正降臨的時候,市場已經有了足夠的風險緩沖時間。
加息效應直指心理預期
這次加息雖然幅度不大,但這是中國近10年來首次上調銀行利率,因此,不管對于房地產企業,還是購房者而言,加息對于心理的沖擊將大大超過實際影響。
對廣大普通消費者來說,加息無疑是一利空消息,提高利率,借貸成本增加會抑制居民購房的動力,動搖購房者對于房價未來預期的信心,使持幣觀望者增多,導致有效需求下降,房價下跌。對于市場信心的預期下降,才是加息對房地產市場最大的影響。
加息潛臺詞——
啟動常態化的宏觀調控
顯然,本次加息的目的并非直奔房價而去,而是旨在加強政府對于宏觀調控的掌控能力,這不僅意味著宏觀調控手段將逐步從行政手段轉向市場化手段,同時也鞏固了這一系列宏觀調控的效果。從2003年開始,政府就針對國內房地產增長過快,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控政策。從去年的121文件、18號文件到今年3月的提高存款準備金率,4月的提高開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資本金,8月的土地大限,再到9月銀監會的《房地產貸款風險管理指引》的實施。雖然受調控影響成效顯現,但上海樓市仍保持高位運行。2004年1至9月全市累積完成投資848.8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8%,中房上海指數顯示,1至9月上海房價累計增長11.2%,預計全年可達15%。可見,加息政策的出臺,無論是作為本輪中國加息周期的前奏,還是為鞏固政策調控埋下伏筆,都將印證政府對于房地產市場理性回歸的期望和調控到底的堅決態度,這才是加息背后更深層次的聲音。(趙云飛/文)
特約編輯: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