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山
重慶合川市某重點中學男生阿桂將寢室管理員砍成植物人,其同班的18名同學得知真相后,面對警方的調查,卻不約而同選擇了謊言:要么稱不清楚當天晚自習時阿桂是否缺席,要么一口咬定他當時就在教室上自習,沒人向警方說出真相。有一個學生在接受了警方調查后,就給阿桂通風報信;還有同學為拖延
時間,竟假意帶警察到旅館尋找(《重慶晚報》11月16日報道)。
如今的少年怎么了?從近年來有關方面披露的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嚴重情況,到11月15日國內多家媒體報道的北京4名少年綁架殺人后的“相視而笑”,再到這次集體作偽證,一群涉世未深的孩子,怎么會缺乏起碼的正義感?怎么會如此令人心酸?
這是家庭教育的悲哀。人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終身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沒有差的孩子,只有差的家長。報道說,阿桂是在一個被父母和親屬過分遷就溺愛的環境中長大的,當他砍人后,其家長不僅沒讓其主動自首,還幫助他逃往外地,犯了窩藏罪和包庇罪。
這是學校教育的悲哀。學校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要教孩子怎么做人。那么,我們看看老師是如何反思這件事的吧———學生集體作偽證,可阿桂的老師卻并不認為是缺乏正義感所致!老師如此,何況學生!當得知阿桂被判刑5年時,一些學生竟然說:“反正陳爺爺已經是這個樣子了,為什么還要阿桂去坐牢,法律真是不合理,把阿桂的前途都毀了。”
這也是社會的悲哀。事實是,沉溺于網絡游戲的阿桂因無錢上網,是在盜竊同學錢財的過程中砍傷的管理員。面對那些不乏色情和暴力的銀屏網絡,再加上缺乏法制教育的小環境,你能說阿桂的犯罪是偶然的嗎?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