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來,四方區教體局將少先隊“雛鷹爭章”與課程改革優化整合,既豐富了爭章活動的內涵,又助推課程改革的深層實施,改變了舊有的學習方式。昨日,團市委在四方舉行推進會,推廣四方區的經驗。
“雛鷹爭章”是少先隊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展的活動,在自主評
價
的理念、體系、方法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01年,市內四區作為全國首批實驗區參與課程改革以來,四方區少先隊組織努力探索少先隊改革和課程改革相結合的結構和內容,將爭章的激勵機制引入教學工作,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無疑是錦上添花。去年,四方區教體局還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少先隊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工作的通知》,為少先隊活動和新課改整合引航,并選取12所學校進行試點。
在獎章體系的設定上,四方區少先隊結合新課程的結構和內容,逐步完善了以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為基本框架的雛鷹爭章新體系,并按照體驗教育的思路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爭章活動,激發了少年兒童參與雛鷹爭章的興趣和熱情。新課程改革要求全面看待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肯定學生。一方面爭章活動名稱多樣性打破了一張考卷定乾坤的做法,巧手章、研究章、金孔雀、小百靈這些學生喜聞樂見的稱呼,都成為四方區學校雛鷹爭章活動的方式。
“雛鷹爭章”進課堂后,其活動的豐富性、自主性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育新小學老師王春潔將“雛鷹爭章”活動與語文寫話教學相結合,從1枚“寫話章”入手,以單元教學為時間段,學生的寫話本上每得一個小印章,寫話爭章表上就可以涂1個小笑臉,5個笑臉可兌換一枚寫話章,爭得寫話章最多的前5名學生可以得到“寫話小能手”的稱號。簡單的一張紙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小的一枚章,架起了學科教學與“雛鷹爭章”活動的橋梁。(本報記者劉淼)
特約編輯:yx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