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砸城市牌子就砸誰的飯碗”、“誰拖欠民工工資就砸誰飯碗”、“誰搞‘三亂’就砸誰飯碗”……最近,“砸飯碗”之聲在官場中此起彼伏,眼下就有這么一個例子。某市一位領導在一次展會的動員大會上說,誰影響該市形象誰就有責任,砸不了他的飯碗,就要搞臭他的名聲。
官員不僅能砸你的“飯碗”,還能搞臭你
的名聲。如此高論不僅讓人想起幾個月以前的嘉禾拆遷事件,這種論調與當時的“誰不顧嘉禾的面子,誰就被摘帽子,誰工作通不開面子,誰就要換位子”、“誰影響嘉禾發展一陣子,我影響他一輩子”何其相似。在一些官員眼中,仿佛不說“砸飯碗”,就不足以顯示對工作的重視,不足以顯示自己的魄力和推動工作的決心,這可能是“砸飯碗”潛臺詞中積極的一面。
但是,“砸飯碗”背后的潛臺詞,更多的卻是霸道的人治、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砸飯碗”這個硬邦邦的口號,顯然與我們黨所倡導的依法治國、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等理念相悖,F代意義的政府是法治政府,每個人的“飯碗”是法律賦予的,是個人在法制框架下依法獲得的,是受法律保護的,不是能夠被任意剝奪的,也不是誰想砸就砸得了的。
此外,從表面上看,“砸飯碗”顯示的是工作力度,實質上卻是一種工作不力的體現。如果是一個依法有序運轉的政府,如果有一批高素質的政府官員,那么工作自然就會在和諧的狀態下進行。在這種狀態下,還用得著以“砸飯碗”威脅嗎?以“砸飯碗”為殺手锏,實際上是官員對自己過去工作的一種否定,也是對自己當前工作信心不足的一種表現。
以“砸飯碗”相恫嚇,也許能換來一時的繁榮景象,但其潛臺詞卻是踐踏法律、侵犯公民權利。這種充滿人治味道的聲音,實在不該從一個現代政府官員的口中發出。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