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登錄“安徽師范大學”網站,就會發現在該校的主頁上“學生欠費最新名單”一欄中,各個年度的欠費學生,總計近6000名欠費學生被網上曝光集體展覽。
“很郁悶!感覺貧窮似乎成了我的過錯。”朱正中把頭埋得很低對記者說,“父母身體不好,家里還有個弟弟正上高
中。”朱正中今年上大二,來自至今尚未脫貧的國家級貧困縣———皖北山區樅陽縣農村。“在寢室王海嶺同學現在已經基本上不說話。我們也盡量小心翼翼,避免在她面前談論這事。”與王海嶺同寢室的一名同學說。
學生:感覺像被人剝光了衣服
據《新周報》報道,石小光第一年的5000多元學雜費,全是他父母找親戚朋友們借的;第二年的學雜費是找銀行貸款后繳納的。今年下半年不知何故,助學貸款到現在一直沒有音信。“輔導員說,估計下來的可能性很小了,讓我們自己抓緊時間想辦法。”今年下半年開學初,石小光在校園卡里存入了300元生活費,但很快就被學校劃走了200元。“網上公布出來的名單上我繳納了200元,就是這筆錢。”石小光說,“這是我一個月生活費的三分之二。”“我不知道學校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么,我感覺像被人突然剝光了衣服,赤條條地走在街上。”
家長:打電話問是否挪用了
在網上公布的欠費學生名單中,不少學生只欠三四百元,有的甚至只欠100元。“父母聽說后非常焦急,幾次打電話問我是否把學雜費挪用了。”政法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告訴記者。學生李曉艷的姐姐在今年10月份,一次偶然上網中看到后才知道的。“李曉艷說,“在網上看到我欠費的名單后,她憤怒到了極點。她堅持認為是我把學雜費挪用了,并且讓全家人都跟著丟人。”
陳小麗今年上大四,“突然在網上看到自己進了欠費名單,感覺臉上火辣辣的。”陳小麗說。事實上,她只欠學校200元。“問題的關鍵是,我并不在學校,并且在將名單上網之前,也沒有任何人通知我還欠費。”沒有證據顯示有同學找校方理論。“畢竟欠費是事實,而且還在學校讀書……”一名欠費學生怯怯地說。
獎金:與收費是掛鉤的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輔導員告訴記者,事實上他們也是“無奈而為之”。“收不來錢,獎金肯定就沒有。”但他并不認為,這就是對學生的一種威逼和壓迫。
(劉啟明 丁峰)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