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一次的特保與以往不太一樣,并不是以已經造成的損害為理由,而是以“市場擾亂威脅”為理由。
無從評估的特保
11月9日下午,義烏市外貿局外貿科科長周文斌的工作內容是搜集義烏市褲子出口企業的信息。周文斌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注
意到美國方面對中國棉褲設限,好在義烏的褲類出口企業不多。
2004年10月29日,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首次受理美方以“市場擾亂威脅”為由,提出的對中國輸美棉制褲子(347/8)的設限申請。此舉在浪莎襪業董事長翁榮金看來不足為奇,“襪子已經設限了嘛,其他產品肯定會接著來”。
周科長此時還不知道,“接著來”的還有化纖褲子、針織衫和襯衫。11月3日,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又受理了對五類中國紡織品的設限申請,分別是化纖褲子(647/8)、棉制針織衫(338/9)、化纖針織衫(638/9)、棉制針織衫(338/9)、棉制化纖制男式襯衫(340/640)、棉制化纖制內衣(352/652)。
青島南南公司貿易部的于延濤因此有些不安。一年前,當美國第一次揮動特保大棒時,南南就被擊中,這家內衣大廠短期內裁員300人,關閉一半生產線。直到后來把部分訂單轉移到印尼的生產線之后,情況才有所好轉。這一次,于延濤又有些擔心,他們還不知道棉制化纖制內衣(352/652)的設限對他們有怎樣的影響。
周文斌獲知棉褲外還有5類紡織品被特保的消息后,也有些急了,“因為義烏有很多襯衫出口”。他建議記者可以找企業問問看,他推薦了義烏絲綢制衣廠。
這個廠子的老板現時卻沒有絲毫的焦慮。該胡姓老板解釋說,目前到美國的上述產品現在就有配額限制,所以再設限的話影響也是有限的。
胡老板這個想法不無道理。記者在向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協會服裝部相關人士咨詢時,被告知,美國這一次的特保與以往不太一樣,并不是以已經造成的損害為理由,而是以“市場擾亂威脅”為理由。
由于目前影響并不存在,還只是“威脅”,因此很難說對哪幾家企業影響比較大。這種無法預料的威脅第一次纏上了中國紡織企業。
被降低的特保門檻
美方的這種做法其實早有先兆。
8月份,一位美國官員表示:“理論上說,針對中國紡織品的過渡期保障措施,應該基于已經發生的市場擾亂。”的確,此前美國政府只支持了那些有市場擾亂證據的申訴。
“但實際上,政府允許行業在僅存在市場擾亂威脅的情況下提出特保申請。我們必須不要預先判斷這些申請將會如何被處理,我們將仔細考察申訴的內容以及申訴所擺出的事實。”
兩個月后,美國行業協會提交針對棉制褲子的申請書稱,隨著2005年配額的取消,美國的進口會增加,而來自中國的產品將是進口增加的主要因素,進口增加會導致美國同類產品的減少和市場份額的縮小,中國產品的進口造成了美國“市場擾亂的威脅”。
市場擾亂與市場擾亂威脅,區別最大在于“市場擾亂”是已經發生的事實,以此為由提出數量限制申請必須提供客觀數據早來說明擾亂的后果,而“市場擾亂威脅”只是“可能的擾亂”。只要美方表明有這種可能,中國紡織品也就可能面臨著“莫須有”的罪名。
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貿易救濟措施監控預警部賀鴻昌認為,這種“莫須有”的設限理由,意味著美國設限的門檻大大降低。申請一旦生效,中國紡織品服裝將被限制在以2004年為基數增幅不得超過7.5%的額度內,其實質是變相延長配額限制。
緊接著11月3日,布什連任當天,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就受理了另外12類產品的限制申請。這一問題迅速升級。
賀鴻昌擔憂,如果美國認可僅因為存在“市場擾亂威脅”,即對中國紡織品采取過渡期紡織品保障措施這一主張,在明年紡織品配額全面放開后,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主要紡織品都有可能因此面臨數量限制威脅。
此外,如果其他WTO主要成員方也效仿美國的這一做法,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只能是夢想。
布什連任后的第一把火?
不過,布什政府的這一舉措與其國內的政治形勢有著直接關系。
中美紡織品貿易在美國一直是個頗為敏感的政治話題。
北卡小鎮Winston-Salem市選民尼爾德.福爾表示很后悔2000年的時候將選票投給了布什,布什的貿易政策讓他工作了30多年的紡織廠倒閉。美國方面出具的資料顯示,2001年來失業的紡織工人達到31萬多。
布什選前曾硬著頭皮前往該市籌集經費,結果如期籌集了100多萬捐款。當時該市的批評家們就說,紡織業對布什貿易政策一片怨言,布什只有提起保障措施限制中國的進口以安撫美國紡織行業。
大選前,受選民的壓力,國會議員也對政府不斷施壓,要求修改特保申請程序,接受“市場擾亂威脅”這一條款。賀鴻昌指出,雖然以“市場擾亂威脅”為由提出數量限制申請這一程序規定并非法律,但商務部對其進行修改也無需經過復雜程序,美國政府的態度至關重要。
但在當時,爭取連任的布什并不敢于冒然觸及國內零售商和消費者的利益,這部分利益集團一直是反對對中國廉價紡織品設限的。
隨著壓力增加,美國國內的形勢在悄然發生變化。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監控記錄顯示,2004年8月美國一位官員稱,如果紡織業以存在市場擾亂威脅而非市場擾亂為由,對中國紡織品提出特保申請,美國政府將不會草率予以拒絕。接著,美國制造和貿易行動聯合會執行主席奧吉.坦蒂洛向新聞界透露,布什政府迫于壓力已經答應將受理并接受基于“市場擾亂威脅”而提出的特保申請,同時承認這是維護本國紡織產業的合法工具。
9月10日 原美國紡織品生產商協會(ATMI,全美紡織行業組織理事會的前身)前主席Carlos F.J.
Moore先生在與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工作人員座談時指出,出于國內總統大選及中美關系的考慮,布什政府不會在大選之前做出是否對中國紡織品設限的決定。
形勢比人強,在總統選舉投票前3天的10月29日,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受理了美有關紡織行業組織以“市場擾亂威脅”為由提出的,對中國輸美棉制褲子(347/8)的設限申請,向紡織行業的選民示好。
11月3日,也是布什連任美國總統的日子,對中國紡織品再次設限。這一次,布什政府顯然給了紡織業選民一個滿意的答復。但事情還沒完。
據美聯社7日消息,日前又有28個參議員,144個眾議員包括南卡、北卡的所有代表和弗吉尼亞的參議員和5個眾議員,聯名致信布什總統要求受理針對中國產品的保障申請。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州的多數選票投給了布什。
此外,布什還面臨著共和黨議員的要求。日前共和黨議員給了布什一個最后通牒:要么限制中國紡織品的流入,要么看到布什政府力推的中美洲、南美洲自由貿易安排在眾議院擱淺。
賀鴻昌認為,該法案或其他針對中國紡織品和服裝的限制措施將會在大選之后成為國會中討論的議題。
中方回應
在中方專家看來,其實美方面的“莫須有”是建立在并不客觀的數據之上的。
美國紡織服裝業界一向夸大中國紡織品的威脅,他們出具的證據是,隨著近年來美國對中國胸衣及袍服等產品取消配額限制,其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激增1009%,并導致批發價格驟降53%。隨著其他門類的紡織品配額將于2004年底被徹底取消,每況愈下的美國服裝企業擔心配額取消后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但根據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的數據監控顯示,近年來對美出口維持平穩波動,沒有證據表明該產品對美國國內的相似產業構成損害或市場擾亂。
11月7日下午,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協會向本報紙發來聲明。
“我會認為,美國對目前仍受配額限制的化纖褲子等五種產品擬實施限制,其實質是企圖變相延長配額體制,使中國企業失去入世世貿組織帶來的好處,是對中國紡織服裝業界極不公平的待遇。”
中國服裝出口商會表示,這種做法不僅將嚴重挫傷中國企業和民眾對中國加入WTO后國際貿易環境的信心,還將損害美國棉花種植者、紡織品消費者、進口商、紡織機械出口商、美在華投資者的利益。無疑將嚴重損害多邊貿易體制,影響中國在WTO中權利和義務的平衡。
中國商務部外貿司進出口處官員援引商務部發言人的話說:中國政府堅決反對美政府受理該申請,并將保留在WTO框架下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目前并非沒有回旋余地。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協會正在組織企業進行“公眾討論”,這是國內企業的一個機會。
同時,可以考察布什政府的另一個機會是,最早遭遇特保的內衣等產品即將到期。該產品對美國的出口是否恢復自由,青島南南的于延濤正在翹首以盼。本報記者 羅小軍
左志堅 上海報道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