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男生李曉(化名)是許昌市一所重點中學的學習委員,平時考試成績都是班上拔尖,今年暑假期末考試發揮失常考了第十名,沒想到李曉竟突然出現老師和同學時時刻刻在議論他成績不好的幻覺,并由此引發了精神分裂癥。昨日,記者在鄭州鐵路分局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住院部見到了恢復良好的李曉,他告訴
記者:現在已經能從考試成績第十名的陰影中擺脫出來了,終于有信心回到同學中間去。
“前二名”有空就看書
15歲的李曉上學成績一直都非常好,平時性格很活潑,到了許昌市這所重點初中后一直保持前二名的驕人成績,并擔任班上的學習委員職務。李曉一直都是父母的驕傲:根據實力,兒子將來起碼也要上個重點大學的本科。
在父母望子成龍的期望下,平時李曉空閑時間很少交友,更沒有什么業余愛好,一有空閑就躲在自己的房間讀書,父母也沒有和他主動交流過。
考了第十患上精神病
今年暑假期末考試時李曉考了班上第十名,拿到成績單那一刻他沮喪萬分。回到家中,受到父母狠狠批評。從此,李曉把自己關在房間整日不出門,也不看書,或者偷偷哭泣,或者發呆。過了一個月左右,爸媽發現孩子變得孤僻異常,才意識到事態嚴重,趕緊去安慰他,但是已經晚了。李曉依然“我行我素”,到了9月,竟然發展到不刷牙不洗澡的地步,對什么事情都失去了興趣。
開學后,李曉總是出現異常幻覺,腦海總是浮現同學在說他:學習成績這么差,不配當學習委員。老師似乎也時刻盯著他瞧不起他,李曉再也無法安心學習,發展到恐懼到校的地步。
10月,李曉來到鄭州鐵路分局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就診,被診斷患上了精神分裂癥,通過一個多月的心理加藥物治療,李曉再過一兩個星期就可以出院了。
優等生需要挫折教育
主治大夫朱重林說,13歲到18歲孩子的心理問題應該引起家長和老師的足夠重視。李曉成績一直很優秀,沒有經歷過成績下降的挫折,也缺乏挫折教育,因此一遇小挫折就引發大的情緒波動。長期以來社會方方面面對他學習成績的期望值過高,導致李曉無法正視一次小小挫折。
據朱大夫推測,李曉精神出現問題在期末考試前已經有了苗頭,才導致成績下滑,如果家人及早發現并向專業人士求助,就不會發展到現在的地步。像李曉這樣的學生是主動熱愛學習的學生,家長不應該對他增加太大的壓力,李曉成績下滑后,家長更不該批評他。朱大夫提醒,對優等生應加強挫折教育,并增加業余愛好。(尚若云)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