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一小學實施“愉快教育”
20年不留家庭作業
新華社沈陽11月8日專電(記者王瑩)
沈陽市鐵路第五小學從1984年開始進行“愉快教育”改革實驗,
20年來堅持不留任何家庭作業,并通過在游戲中學習、到農村勞動實踐等多種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愉快、主動地得到全面發展。
該校副校長黃海燕介紹,愉快教育是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它把尊重學生作為教育的前提和對學生的基本態度。只有從尊重學生出發,才能引出合理的教育措施;只有對學生充分尊重,才能對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只有意識到被尊重,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
在沈鐵五校的校園里,每個孩子都有自由的讀書、討論時間。該校在教學上形成了以“好奇心、問題意識、探究欲望、創新能力”為主要特點的愉快教學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在游戲中學習,如角色朗讀、課本劇表演、搶答競賽等,調動了學生輕松學習的積極性。
學校把重點放在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上,除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嚴格落實外,還在課外和課余時實施了新的辦學構想。如一、二年級打好寫字基礎,以班主任為主,指導、評改、檢查學生寫字,學校每半月組織一次評比;三年級學游泳;五年級到農村勞動,學生還和農村的小朋友開展“手拉手”聯誼活動,學會交流和交往的方法;全校開設藝術活動課,每班確定一個特色項目,如布貼畫、剪紙、木琴演奏等。
為培養學生樂學、善學,學校對學科課程實行探究式教學,陸續開設了研究性學習課、學科活動課、圍棋課等課程,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和啟發下,獨立自主地進行有效的學習。
“愉快教育”也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學生們紛紛表示,在學校學習既輕松又愉快,回到家里也沒有任何負擔,學校在他們眼里是最快樂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