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8日專電(記者高路)上海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近日一項調查顯示,在上海的外來從業者主動換工作的比例高于上海本地人員,跳槽的流向也與“上海人”明顯不同。
調查顯示,外來從業人員最近一次在上海主動換工作的理由,主要是“原單位工資待遇較差,主動辭職”,占32%;
“不適應原單位的工作內容,主動辭職”,占10.6%。兩者相加,主動跳槽的比例達到42.6%。而上海本地從業人員主動換工作的主要原因,則是“不適應原單位的工作內容,主動辭職”,占17.8%。
從跳槽的流向來看,調查結果表明,在上海的外來和本地從業人員都向非國有制單位轉移,但前者主要轉向“個體戶”,而后者主要轉向“三資企業”“私營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數據顯示,上海的外來人員在“個體戶”從業的比重從往年的36.3%上升到54.1%;而上海的本地從業人員在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比重分別下降24.9%和7%,在三資企業、私營企業及機關事業單位的比重則分別上升了6.5%、6.3%和5.3%。
此項調查顯示,在上海的外來從業者主要在不同的“藍領”職業之間轉換。外來從業人員中,“生產工人、運輸工人和有關人員”和“建筑工人”的比重,比往年分別下降了8.9%和8.6%,“商業工作人員”和“服務性工作人員”比重則分別上升了16.6%和4.3%。上述四種外來從業者主要“工種”,都屬于“藍領”概念中的職業。(完)
特約編輯 徐新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