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漢城電 記者呂鴻報道:中韓兩國大學生近百人3日在漢城國立山林科學院舉行以“環!洕睘橹黝}的研討會,就中韓兩國在植樹造林以防治沙漠化、環保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積極、充分的討論與交流。
韓國國立山林科學院院長徐承鎮說,沙漠化問題早已是一個超越國界的國際問
題,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解決,在此,大學生起著重要的作用。中方代表團團長馬潤海說,舉辦這樣的研討會,是加強東北亞地區在環保領域進行合作的一種積極形式,必將有助于大學生增加對環保問題的高度認識與理解。
韓國國立山林科學院尹豪重博士做主題報告,介紹了韓國植樹造林防治沙漠化的總體情況以及在此方面所取得的經驗和教訓。他說,韓國森林覆蓋率高達64%,但這些森林大部分是人造森林。近年來,由于從中國和蒙古沙漠地區吹來的沙塵暴也嚴重地影響著韓國環境,所以,韓國非常重視在防治沙漠化問題上加強與中國的合作,無論在官方和民間,這種合作將越來越重要。
隨后,研討會分兩個小組繼續同時進行。韓國高麗大學學生金龍振和中國北京林業大學學生張鑫在環保小組會上分別做了題為《人體的2/3是水!我國的2/3是森林》、《城市環境綠化建設及效益分析》的報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師聰和漢城產業學校學生權瑛愛在經濟小組會上則分別做了題為《中韓文化交流前景之我見》、《探訪中國理工科現況,探索我國理工系的發展方向》的報告。
研討會上,同學們踴躍發言,提出了有關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如何協調、全民從事植樹造林的動力、環保與經濟競爭力關系等眾多問題。
關于中韓交流,有大學生認為,作為年輕一代的代表,大學生具有思維敏捷、反應迅速、容易接受新事物、具備創新精神的特點,可以在這場以網絡為主要手段的現代化交流中承擔重要任務,比如,通過學習并掌握對方的語言等,進一步了解和體會對方的文化及其發展狀況,并將本國的文化傳統及發展特點傳播出去。
當天,大學生們還參觀了韓國第一個經濟特區——仁川經濟特區。據介紹,仁川經濟特區完全建成后,將成為一個類似新加坡或香港的城市。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