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中學課改措施別出心裁,由學校各班來申辦校運會承辦權,此舉在深圳還屬首次
時報深圳訊 (廣州日報記者 何濤 通訊員
況四新)一場類似承辦奧運會一樣的小型申辦活動,發生在深圳一所有著1800名學生的校園里,但這次的目標卻是學校運動會的承辦權。
昨日,記者從深圳市寶安區公明中學了解到,學校將全校運動會的承辦權首次交給了學校的一個班級。學校負責人表示,這是學校實施新課改的一種嘗試,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此舉在深圳市還是首次。
經4輪投票取得承辦權
對于公明中學初三(四)班的學生們來說,剛剛結束的全校運動會可能會使得他們終身難忘。在學校首次實施的校運會承辦權的競選活動中,初三(四)班脫穎而出最終取得承辦權。
學校副校長姚偉林表示,學校一共有35個班。在學校決定首次將校運會交由學生競選承辦后,學校專門成立了籌辦小組并組成了由8人組成的評委小組。最終學校有6個班級希望承辦此次學校運動會,在申辦過程中,每個班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講述自身承辦校運會的優勢。最終評委們根據每個班的實力和平時的表現,經過4輪嚴格的投票,最終決定由初三(四)班來承辦此次學校運動會。初三(四)班的班主任況老師表示,此次競選活動非常激烈,程序也很嚴格,“就象是北京申奧一樣的程序”。
班級承辦費約15000元
姚校長表示,取得承辦權的班級將全面承擔起辦校運會的責任。運動會的裁判員將全部由來自初三(四)班的學生來承擔。為此,學校還專門給該班的學生進行了長達20天的相關培訓。為了不影響學生們的學習,培訓主要集中在下午放學后進行。其次,學校運動會各班的出動順序、運動員的編號和各種比賽的時間安排也都是由該班的學生們來自行編定。就連運動員出場時的解說員也是由該班的學生來擔任。
學校的運動會在10月29日至30日兩天舉行,取得了圓滿成功。姚校長認為,此次校運會不僅讓學生們的能力得到了鍛煉,也讓老師們省了不少心。此次由班級承辦校運會在費用上一共支出了約15000元人民幣,包括獎勵、服裝和飲料等開支,這比此前由學校直接承辦的校運會費用節省了2~3萬元人民幣。
姚校長表示,這次校運會是一次結合學生課改的全新嘗試,今后學校會根據摸索出來的經驗,繼續將這種辦校運會的模式堅持下去。
(特約編輯re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