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比我更富有”--訪《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
新華社香港11月2日電(記者鄭曉舟)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日前在此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盡管寫書
給他帶來了巨額版稅收入,但他寫書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與他人分享駕馭金錢的秘訣,讓更多的人成為富翁。
“我希望我的圖書和講演能夠幫助需要它的人們,”他笑笑說:“學會我的理財觀,你可以比我更富有。”
羅伯特·清崎是第四代日裔美國人,出生在夏威夷。在他的記憶中,父母婚姻美滿,但也經常會發生一些爭吵,而爭吵的緣由多半是為了錢。“錢”這個字眼,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從此成為一種神秘的物質,他對錢有渴望,也有畏懼。1970年,他父親在50歲時被夏威夷教育部解雇。從此,他父親再也沒有能從那次失敗中爬起來。不過也從那時起,羅伯特發誓今后的生活一定要與父親的生活不同。
“現在想來,我父親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他缺乏足夠的財商”,他說道。
正如他在《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書籍中所說的,財商是一種學校和社會未曾關注過的、沒有人對此進行專門訓練的、但對人生卻很重要的個人素質。“這是駕馭金錢的能力,而每個人注定要與金錢時刻發生關系”,他說道。
白手起家的羅伯特·清崎,目前的生意主要涉及房地產、礦產、有價證券、出版及教育培訓業務,在內蒙古就有清崎投資的礦山。不過他不愿意透露自己具體的資產規模,但記者從閑談中了解到僅他妻子名下管理的房地產出租業務就有兩千多萬美元的規模。
他認為,自己的成功是因為財商高。“舉個例子說,如果100個人每人1萬美元,但是一兩年后,他們的結果可能完全不同”,他說道。
大多數人到年底就會把這筆錢都花光;少數人會把錢存入銀行,到年底可能增值到10050美元;只有極少數人能把這1萬美元升值為2萬、100萬或更多。“這就反映了人們財商的差異”,他認為在現在的社會中,必須學會投資,學會理財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在他眼里,學會投資也不意味著學習會計這門枯燥的學科,而是要搞懂資產和負債的概念。不同于字典中的解釋,他認為資產就是能將錢放進我口袋的東西;所謂負債就是會將錢從我口袋中取走的東西。
羅伯特·清崎這些顛覆性的思維,為其帶來了商業上的成功。而這些概念述諸文字,也帶來了轟動。迄今,他的《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書籍已被翻譯成17種文字在全球近50個國家暢銷,總銷售量超過8500萬冊。在香港和內地,都有了大批追隨者。
11月1日晚,羅伯特·清崎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始了其“2004亞洲巡回講演”。當被問及為何數年后,“富爸爸”系列產品仍然如此受歡迎,他笑笑回答,“我們都想過上富有的生活,而《富爸爸》叢書顯然是培養財商的好教材”。
|